原创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02-:11:04
这是从政治角度解析藏传佛教的第二篇,我们讲述了“活佛转世制度”上的政治性内核。
今天,我们来讲讲,活佛的等级差别和地位高低。
活佛是藏传佛教依据轮回理论,独有的领袖称谓。
在藏语中,用专有名词朱古(蒙语为呼毕勒罕)特指,意为转世者或化身。
关于活佛及活佛转世制度的分析,请见拙作《从政治和人性的角度,诠释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一文,今天我们只讲活佛间的地位高下之别。
1、格鲁派活佛地位的划分
等级划分是人类集群,最基础、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公司,都存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
宗教团体作为人类群体的一个组成方式,自然也不能免俗,所谓众生平等只存在于佛经中,就像一个美丽而易碎的童话。
活佛作为一个本身就超越凡俗的等级,自然也存在地位高下之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举行大法会时,哪位活佛最高处,哪位活佛位置靠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需要用活佛间的等级,来进行排序。
在西藏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对活佛间的地位等级,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
原因在于,如何辨析地位高低,存在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考量标准。
有些活佛宗教地位较高,但政治地位稍低。而有些则恰恰相反,政治地位高,宗教地位稍低。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格鲁派的两位顶级大活佛——班禅、达赖。
按照佛教理论,班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一位是佛化身,一位是菩萨化身,貌似应该班禅地位更高,但实际上,达赖喇嘛的政教地位远高于班禅。
在考量活佛的地位高下时,不能简单地用宗教等级来划分,还要充分考虑该活佛的政治地位。
我曾在文章中,反复提到一个观点:
所有涉及西藏历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宗教因素的影响。
所有涉及西藏宗教的问题,也不可能脱离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现在藏族学者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在对历史史料总结后,将卫藏地区的活佛划为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的活佛叫嘉布朱古(简称嘉哲),即摄政活佛。
摄政活佛,指前世达赖喇嘛去世后,下一世达赖喇嘛成年亲政之间,有资格代行其政教权力的大活佛。
因此,地位高于其他转世系统的活佛。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来看,五位先后出任过摄政的活佛,分别是第穆活佛、策墨活佛、热振活佛、济隆活佛、达扎活佛,清一色属格鲁派。
第二等级的活佛,又称呼图克图活佛。
特指该活佛世系,曾获得历代清朝皇帝赐予的呼图克图封号。
呼图克图是藏语朱古一词的蒙语音译,获赐该封号的活佛,僧名入刊于清朝理藩院的档案。故其转世时,须经清廷代表(钦差)主持金瓶掣签仪式,加以承认。
这说明,拥有呼图克图称号的活佛,其影响力已名动天听,并有权出任摄政一职。
据记载,卫藏地区有24位呼图克图活佛,其中昌都地区4位、卫藏地区20位。
第三等级的活佛,为三大寺的措钦活佛(大殿活佛)。
措钦活佛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措钦大殿中,拥有固定的座位。
第四等级的活佛,也叫赤哇朱古(简称赤哲)。
赤哇朱古是指曾担任过甘丹赤巴(格鲁派教主)职务,并被追认的转世活佛。
甘丹赤巴是甘丹寺住持,由于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宗喀巴大师为第一任主持,故甘丹赤巴是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该职位任期七年,并非转世传承。
第五等级的活佛,叫堪布朱古(简称堪哲)。
堪布朱古是指三大寺中,曾担任堪布职位,后被追认为转世活佛,也叫扎仓活佛。
此划分体系中,没有班禅、达赖的身影,并不是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忽略了,而是在清朝划分活佛等级时,班禅、达赖不在列,意为“超等”。
所以,清朝西藏地方噶厦政权,实际上将活佛分为4等5级:
班禅、达赖为超等;
摄政活佛+呼图克图活佛为高等;
措钦活佛+赤哇哲古为中等;
堪布哲古(扎仓活佛)为低等。
除此之外,还有所谓三等级、六等级的划分方式,基本结构与5等级类同,仅具体细节相异,不再赘述。
二、五世达赖喇嘛的排序规范
上述活佛等级的划分,更偏重于格鲁派内部的活佛,对其他派系活佛地位高低并未过多涉猎。
但如大宝法王(噶玛噶举派)、萨迦法王之类,即便在格鲁派权势最炽烈的清朝,也是西藏的顶级政治人物。
他们的地位与格鲁派的活佛,又该如何平衡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格鲁派在成为西藏的执政教派后,于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以规范典礼仪式上位置排序为由,颁布了《西藏地方政府举行典礼时坐垫高低的规定》。
在《五世达赖喇嘛自传》中,对此规定设立的原因,有明确的阐述:
以往坐垫注册参差不齐,因而坐垫高低并无定准,以至成为人们找岔、疑惑、埋怨之根源。
藏传佛教的坐垫,是个被很多人忽视,但却非常敏感的东西。坐垫的层数多寡与厚薄,直接代表座主的地位高下。
从上表可知,五世达赖喇嘛详细规定了,哪些活佛可以用几层坐垫,其中蕴含着非常缜密的政治考量。
最厚的五层坐垫,由五世达赖喇嘛本人独享。
这充分说明,当时达赖喇嘛在政治经济上,具有碾压性优势。
第二等级的四层坐垫,分配给了萨迦法王和萨迦孜东寺的寺主。
这种设置的原因是萨迦派曾在元朝时期,扮演过执政教派的角色。
即便清朝时,萨迦派已失去了执政权柄,但作为萨迦班智达、八思巴的后裔,萨迦法王的人望依旧不容小觑,给一个特殊的高规格,也算敬意满满。
第三等级的三层半坐垫,给了达隆活佛(达隆噶举派)、噶玛巴(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夏马巴(噶玛噶举派红帽系)。
达隆噶举派的创始人达隆塘巴,在蒙古帝国时期便名动四野。
蒙古将领多达那波,在给凉州王阔端的信中曾写道:在边地西藏,僧伽以噶当派最大,达隆法王最讲脸面,止贡派京俄最有声望,最精通教法的是萨迦班智达。
另外,在格鲁派创立之初,达隆噶举派曾给予很大支持。
五世达赖喇嘛对实力稍逊的达隆活佛排序很高,也算格鲁派政权对达隆噶举的一种回报。
相比于达隆噶举的前恩,噶玛噶举对格鲁派来说,可是不折不扣的旧仇!
在格鲁派发展的前期,噶玛噶举借助仁蚌巴、第悉藏巴(藏巴汗)的世俗权力,对格鲁派实施过多次打击。
实际上,格鲁派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正是在固始汗的协助下,建立在第悉藏巴政权的废墟上。
但五世达赖喇嘛在排定座次时,依旧大度的给了黑帽系、红帽系活佛高规格的待遇。
这一方面说明了,五世达赖喇嘛过人的政治智商;同时也代表着,噶玛噶举在康巴地区强大的影响力。
毕竟是第一个获得明朝皇帝赐封法王(大宝法王)的教派,实力之大不容小觑。
第四层的三层坐垫,给了格鲁派内部的二三号人物,及他教顶级活佛。
格鲁派的甘丹赤巴和班禅同列于此层级,一方面说明,甘丹赤巴作为宗喀巴法座继承人,在格鲁派中拥有很高的宗教权威性。同时,也代表着班禅与达赖之间的地位差。
这个兼容并蓄的排序方式,既顾及了方方面面的诉求,又对活佛等级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很快就得到了西藏所有教派势力的共同认可。
三、活佛等级的上下变动
活佛等级并不是一经确立便永不变动,随着西藏政治博弈的变化,高级活佛会降到中级,而中级活佛也会晋升到高级,甚至有时活佛会被禁止转世,失去转世资格。
例如,等级最高的第穆摄政活佛,在其世系的第六世、七世、八世均曾担任过摄政一职。
但在公元年(清光绪二十一年)7月时,因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的问题上,发生了第穆阴谋杀害达赖喇嘛事件。
据传说是八世第穆活佛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靴子里发现了符咒,希望咒死达赖喇嘛,以图继续摄政。
事件发生后,达赖喇嘛惩罚八世第穆活佛,在其圆寂后,革除了呼图克图的封号,不准寻访转世灵童。
十年后,僧人们偷偷在工布江达贵族家里,寻访到了时年5岁的男孩,认定为转世灵童。
该转世灵童的母亲,恰好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母亲的妹妹,便通过私人关系求情。
十三世达赖喇嘛默认了转世灵童的存在,但不允许恢复呼图克图封号,还决定将第穆活佛从摄政活佛降到措钦活佛的等级(有学者认为降到了扎仓活佛)。
另外,热振活佛也因在剧烈的政治博弈中,败于达札活佛。圆寂后被免去摄政活佛的资格,取消呼图克图封号,降级为措钦活佛。
五世热振活佛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的帕邦喀(意为巨石宫),有一位帕邦喀活佛是活佛等级晋升的案例。
帕邦喀活佛在年(光绪二年)才出现转世系统,距今只有年的历史。
最初帕邦喀活佛属于色拉寺的扎仓活佛,是等级最低的活佛。
但不久后,帕邦喀活佛便从札仓等级,晋升为措钦活佛,在三大寺的措钦大殿中,拥有了专属的座位,坐垫厚度也到了晋升。
之所以能获得晋升,源于一世帕邦喀活佛(杰赞强巴丹增赤列嘉措)精通佛教经典,具有很高的宗教造诣和威望。
同时,他座下的四大弟子(达札活佛、林仁波切、赤江活佛、康萨活佛)都是名动一时的人物,估计在老师升职的道路上,没少给予帮助。
综上所述,活佛作为人类社群中的一个符号,其范畴内部必然存在等级之别。
否则清末时,仅拥有呼图克图称号的就有位之多,其他活佛则数以千计,如此庞大的群体,将根本无从管理。
有高下之别,从属之判,实属正常,没有方为咄咄怪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