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帮出战斗力,带出好风气四川消防救援队
TUhjnbcbe - 2025/2/28 19:34:00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四川平原的5月初已经提前入夏,晒太阳和露营的人群熙熙攘攘,见缝插针地挤满了草坪和绿地。

而甘孜、阿坝和凉山的高原却好像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植被的绿色杳无音讯,天空还时不时飘着雪花。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两辆从成都方向开来的汽车正朝着稻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驶来。这是总队开展“三帮”的工作组。大队教导员赵子鹏早早地起来,洗漱、组织出早操、检查器材装备,开始了一天平常而忙碌的工作。

环境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

稻城县,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但对于长住的外地人,却并不是那么“美”。年11月,赵子鹏作为援建干部来到这里。刚下飞机,高原反应就让他头晕脑胀、心跳加速,胃里翻江倒海。

当他拖着行李来到大队门口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只见几头牦牛在院子里吃着枯草,营房阴影下面是半米高十几米长的“雪墙”,枯草落叶随着风啸声到处飞舞。

△稻城大队营区旧貌

分配寝室时,他发现房间里面比外面还要冷。原来是全县停电,而且一停就是4天。地暖管线也被零下十多度的气温冻爆了,无法供暖。第一夜,他盖着三层棉被、戴着棉帽才哆哆嗦嗦入睡。

相距稻城县多公里山路的石渠县,年平均气温零下7℃,最低气温零下45℃,平均海拔米,被称为“云端石渠”。19名消防指战员驻扎在这里,组成了四川最为偏远的消防救援队站。

△石渠大队营区旧貌

“每到冬天,县城里的人基本都回内地了。曾经有一个干部,有一次出门看到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几条野狗,眼泪就哗啦啦地流了下来。”石渠大队教导员刘真夕讲道。

内江支队负责“三帮”工作的负责人说道,“看了高原消防指战员生活的自然环境,觉得内地要幸福太多。”

据统计,目前“三州”有消防救援大队50个,国家队消防救援站33个,专职队消防救援站49个。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高海拔的艰苦边远地区。

启航征服必须翻越的高山

基层是队伍的根本,是事业的根基,是发展的根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队伍高质量发展必须翻越的高山。今年伊始,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就印发一号文件,作出加强和规范基层全面建设的重要决定。

如何按照“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蓝图增强基层实力,提升基层战斗力?如何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消防篇章,推进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如何按照基层建设纲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时代,总队党委作出了深入开展“三帮”工作的重要部署,决定通过党委成员联系帮带、机关处室定点帮扶、支队之间结对帮助,提高各级党委的政治能力、机关的治理能力和基层的落实能力。

“三州”地区的基层,更是总队党委关心和牵挂的重中之重。4月中下旬,农有良政委带着机关相关处室和对口帮扶支队负责人走进阿坝、凉山等地偏远县城,同基层指战员座谈,倾听基层心声,对“三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农有良政委在“三州”基层单位调研

姚清海总队长在新疆工作期间,用两年时间走遍了所有的基层消防队站。来到四川后,他把第一站选在阿坝,随后是甘孜、凉山。不到半年时间,他走遍了全省10个市(州)、50多个基层单位。

△姚清海总队长在“三州”基层单位调研

总队党委成员纷纷走进联系点支队,机关处室走进联系点大队,深入了解基层单位状况,为基层提思路、教方法、破瓶颈、解困难。

18个内地支队走进对口帮扶的19个“三州”县城,了解消防指战员的困难和需求,详细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

△内地支队走进“三州”大队进行帮扶

四川消防集政治、体制、政策、社会和内生动力“五项优势”,举全队之力打响了一场“三帮”工作“攻坚战”!

坚守不可辜负的人生意义

天寒地冻处,高山崇岭间,消防指战员的坚守具有别样的人生意义。对“三州”地区的“三帮”工作,就是保障“三州”消防指战员安心、全力践行这种坚守高原、赴汤蹈火的人生意义。

“三州”占全省面积的60.3%,人口的8.4%,经济总量的5.3%。虽然地广人稀,但鲜水河、龙门山等地震带纵横交错,原始森林和草原几乎全域覆盖,是全省乃至全国自然灾害事故种类最多、频率最高、危害最重的地区。

“三州”还有众多的寺庙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火灾荷载大,隐患风险高,是消防安全监护的重点对象。这里还属于“三区三州”,国家脱贫攻坚的最后主战场。防止群众因灾返贫,是消防指战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稻城大队消防指战员为寺庙僧侣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年10月11日早上7时许,与甘孜州白玉县一江之隔的西藏江达县突发山体滑坡,阻塞金沙江并形成堰塞湖,3个县、17个乡镇、51个村、余人受到威胁。

白玉大队8名突击队员临危受命,徒步5小时挺进中心区域,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救援力量。甘孜州52名增援指战员顶风冒雪、风餐露宿,奋战五天四夜直至江面贯通。

△甘孜支队消防指战员赶赴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湖现场

年8月20日凌晨两点多,阿坝州汶川县多地暴发山洪,有群众被困。水磨镇专职消防队队员闻令而动,连夜赶赴事发地。在救援途中,巨大的山洪夹杂着石头,将消防车冲出几十米。几名消防队员抱着树杈逃过一劫,班长更斯穷却永远倒在了洪水中。

△汶川大队消防指战员营救山洪被困群众

年3月30日,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指战员闻警而动,与全省增援力量协同作战,历经4天3夜的顽强战斗,阻击了向城区迅速蔓延的火势,确保了千年古刹光福寺、国内唯一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州内唯一的本科高校西昌学院、储存吨液化气的马道储配站、州内最大的百货仓库、沿线6个加油加气站等22个重点场所绝对安全,守住了国道生命线,打赢了一场与森林消防队伍的协同战和城市保卫战。

△凉山支队消防指战员处置西昌森林火灾

从武警部队到消防救援队伍,“三州”消防指战员对这种人生意义怀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有着更加生动的践行。

奋斗可见的变化扑面而来

“三帮”不是等、靠、要。“自重有骨气、自强有志气、自励有锐气、自扬有底气”,总队首长的讲话催人奋进,成为“三州”消防指战员接续奋斗的座右铭。在“三帮”工作的带动下,可以看见的变化扑面而来。

甘孜支队“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支队党委成员蹲点帮扶,实施“三年解困”工程,制定“一队一方案”,全面推进营房维修改造、集中供暖供氧、水电设施改造等建设。

△新龙大队消防指战员浇筑地面

消防的新“南泥湾精神”在甘孜州各个队站喊响。石渠大队为了彻底解决用电难问题,刘真夕带着队员变身施工队,自行安装变压器,并运土、种树、种菜,建成了石渠县城唯一的“绿洲”。新龙大队、雅江大队指战员也自己动手,刮灰、抹墙、运沙、和水泥、安锅炉,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石渠大队消防指战员种植蔬果

稻城大队组建了首支山岳救援队,从紧张的经费中安排资金选送5名同志参加山岳救援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今年4月成功营救海子山被困游客3名。

△稻城大队消防指战员开展山岳救援训练

阿坝支队以“地处偏远思想不保守,条件艰苦创一流”的奋进姿态,部署开展“感恩奋进、自立自强”教育实践活动,以“揭榜挂帅”重要项目为牵引,激发队伍活力。落地“十大暖队工程”,实现“吸氧、供暖、净水、生态园”全覆盖。同时加大火灾防控治理服务,全州连续33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

阿坝大队“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去年底新增了50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文员,并在州内率先落实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最新工资待遇政策。

△小金大队消防指战员救援被困车辆

凉山支队传承“忠诚、坚守、担当、廉洁”的精神,完成全州处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建设,成功处置冕宁“4·20”、木里“4·5”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木里大队消防指战员走进移民安置点开展消防培训

更加可喜的变化,反映在指战员的精神面貌上。在“三帮”工作的引领下,“躺着就是奉献”的旧观念一去不复返,“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成为了新常态。

未来合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总队党委就“三帮”工作发出了攻坚号令,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善作善成,切实做好党建互学、主业互教、人才技术互通、项目帮扶等工作。

其中,项目引入要做到大小结合、长短结合、主次结合、内外结合、软硬结合。在内江支队的对口帮扶下,阿坝大队梳理了未来三年的“三帮”工作计划表,确定帮扶措施,明确资金需求。今年将开展增配消防车、增添个人防护装备、更新队站暖气片等建设。下一步还将升级室内训练设施、安装弥漫式供氧系统,指战员工作、训练、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阿坝支队首批快反车交付仪式

红原大队的大队长张雷是来自资阳支队的任职锻炼干部,此次资阳支队对口帮扶红原大队,让红原大队与资阳支队的关系“亲上加亲”。有了资阳支队的帮扶,困扰大队的器材装备紧缺和公寓房改造资金短缺问题迎刃而解。

△红原大队消防指战员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服务

石渠大队今年将建设室内训练馆、升级改造营区生活基础设施。在抓好眼前建设的同时,刘真夕开始了长远规划,力争年建成以县城为中心,洛须、色须、虾扎、温波相呼应的“一中心、四支点”消防救援力量布局。

△石渠县洛须镇消防站已基本完工

在对口帮助下,稻城大队今年将对营房进行完善,稻城山岳救援队也可以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在援建期满后选择继续留下的赵子鹏,与同是外地人的搭档郭峰信心满满地要将稻城大队建设得更加好。

△稻城大队新貌

在可期的未来,将会有更多来自内地的车辆驶进高原队站,同“三州”消防指战员一起建设美好的未来!

-END-

素材:周勇徐永波朱峥任

编辑:郑礼军黄宇

校对:杜颖

责编:蒲芸茜吴梦影

审核:魏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出战斗力,带出好风气四川消防救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