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英语学科的设置,其目的不是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置,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论证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义务教育阶段和各门学科设置的目的,都是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全面地、综合地培养那个时代的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任何一门学科所培养出来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任何学科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不是全部。因此,英语学科的教师应该站在大教育观上看待自己所教的学科,根据学生素质建构和发展应有的价值和所占比例,为自己所教的学科定位。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英语对他的价值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的个性化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英语教师要跳出英语学科的局限,既要为具有英语特长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不具备英语特长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
最后,王家卫电影视觉影像的个性化呈现,还体现在影片光怪陆离的色彩运用方面。色彩在王家卫电影视觉语言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表意功能。浓郁的红色、大面积的蓝色是王家卫电影色彩的主基调。绿色、*色等点缀色彩的运用更是造成了强烈的视觉感官的刺激,加大了色彩的对比效果。如《东邪西*》中漫天的*沙、墨蓝色的天空,一袭红衣纱裙装束的张曼玉缓缓出现在画面中,为这样苍茫广阔的空间点缀出一抹亮丽的鲜艳。王家卫还善于借助色彩构建电影的情感世界,这在《春光乍泄》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春光乍泄》主要讲述同性恋人之间的分分合合,其中的情感隐秘而阴晦。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主要是以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变化作为依据。影片刚开始用黑白色作为色彩基调,而后画面变为彩色,这是因为何宝荣与黎耀辉此时重新走到了一起,色彩在这时与影片的剧情发展相得益彰。此外,在表现色彩时,王家卫还善于利用光线的阴暗变换来表现视觉影像。如《花样年华》中整个画面都笼罩在十分昏暗的光线下,将一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情感传递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