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昌都历史简说麦middot辛饶桑
TUhjnbcbe - 2020/11/27 17:21:00

-Tips:点击上方蓝色可以
  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由青海赴卫藏学经,路过多康中部的昌都时预言:“此两水交汇之地乃福田妙地,若建一大道场定能宏扬佛业。”①众所周知,格鲁派作为新兴的带有改革色彩的门派,创立于14世纪末。年,宗喀巴大师在雅隆地区的郎杰拉康从师高僧楚臣仁钦受比丘戒,此后便经常讲经布道。时至年宗喀巴大师圆寂时,格鲁派僧人已有几千人之多,建立了甘丹寺。几十年的时间,格鲁派的势力就得到了极大扩展。15世纪初,处于藏区边缘的阿里、多康等地区,经过一些格鲁派高僧的不懈努力,使这一教派逐渐宏扬起来,麦·辛饶桑布?便是多康格鲁派传教的开拓者,也是多康格鲁派第一个道场的创建者。15世纪的多康地区可谓教派林立,*权繁多。噶举派的各支系如噶玛噶举、帕竹噶举、止贡噶举,以及旧教宁玛派在这一地区广为传播并且得到了诸如德格法王、丹玛万户、林仓土司等*权的支持,使多康地区的僧人纷纷前往卫藏学经,麦·辛饶桑布便是其中的一位。

 

麦·辛饶桑布,又名降森·辛饶桑布,年出生于多康囊谦贝西地区,即今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境内,②其父亲系贝西千户长,名噶玛悦希,母名阿吉玛。关于麦·辛饶桑布的出生地,还有两种说法:康籍高僧饶然·阿旺登比嘉诚在《王统及宗教源流晶鉴——智者颈饰》中记载,麦·辛饶桑布出生于德格,系德格千户长噶玛悦希之子(王子)。③然查阅德格土司世系,未见史料相印证。也有的认为麦·辛饶桑布出生于类乌齐地区约西地方的贝达千户家。④此说也有一定道理,可以说明为什么麦·辛饶桑布选择昌都为建寺之地,因为此时的昌都隶属于类乌齐千户。麦·辛饶桑布7岁时曾拜噶玛噶举派门下,师从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行协巴,授近事戒,取法名辛饶桑布。在噶玛派主寺噶玛丹萨寺随高僧嘎希瓦·仁钦贝、却贝桑布等学习显密宗。年,他决意离开康区,前往卫藏求学。在著名的色拉寺见到了宗喀巴大师,自此他完全放弃了王子的身份,正式出家,由宗喀巴大师亲授比丘戒,向他传授了“菩提道次论”、“中观入门”等知识,还向他与根敦珠巴共同讲授了“量释论”。此后,他又来到哲蚌寺,师从哲蚌池巴(法台)嘉央扎西贝丹巴等高僧学习显密经典,尔后担任了色拉寺教主达吉桑布的副讲。此时他己达到了相当的佛学造诣,在宗喀巴众多亲授弟子中名列其中,被誉为“边远护持圣教的六大旗手”之一。⑤担任色拉寺副讲期间,心里便有了回多康传扬格鲁派教法的念头,这一想法被时任第二任甘丹池巴的贾曹杰·达玛仁钦和色拉寺高僧衮勤绛曲邦等人知晓,并予以大力支持,向他赠送了大批礼物和钱财以资助。年,麦·辛饶桑布回到多康地区,开始着手建寺传教。可以说,麦·辛饶桑布前往多康传教,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得到了格鲁派上层的首肯和支持。


  麦·辛饶桑布将昌都选作他的建寺传教的第一站,这正应了上述宗喀巴大师的预言。此时的昌都还是一个荒芜之地,位于多康地区中部,扎曲河和昂曲河在这里交汇,两河交汇的三角洲和台地上长满野草,零星的牛羊群和黑色牦牛帐篷分布其上,这里隶属于类乌齐千户长,按民间传说,两河交汇的台地是千户长夏季搭建大帐的地方。⑥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3~14世纪,噶玛噶举派的类乌齐寺在此修建一座密宗修行院,规模较小,称作下密院,此时已渐衰微。麦·辛饶桑布凭借他的才智取得了类乌齐千户长的支持,将两河交汇的台地赠作建寺之用。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多方筹措,最终于年建成多康地方格鲁派第一座道场,取名昌都绛巴林寺,意为昌都大慈氏洲。昌都寺的建立不仅为多康地区格鲁派的宏扬奠定基础,也为麦·辛饶桑布带来了崇高的声誉,被称颂为宗喀巴大师亲授弟子中的佼佼者。


  

昌都绛巴林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刘赞廷在《昌都县图志》中称赞昌都寺:“倚山而叠,僧舍千余,有大殿三座,高皆数层,金瓦宝顶,宏丽庄严。”⑦寺内大殿供有一尊巨型慈氏佛像,已历余年,闻名藏区。寺内的一块清朝乾隆皇帝于年御赐的“祝厘寺”三字匾额,悬于大殿之上。历史上,昌都寺僧人最多时达余人,是多康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昌都寺下属五个扎仓:林堆、林麦、奴林、加然、库久,年又新建村尼扎仓,即法相学院,各扎仓由一名主持导师负责。昌都寺发展到后来,形成了完备的活佛转世系统,有帕巴拉呼图克图、希瓦拉呼图克图以及加然活佛、贡多活佛、珠塘嘉然活佛五大活佛传承系统。自第三世帕巴拉通瓦顿丹起,帕巴拉世系开始主持昌都寺,并形成*教合一的局面。昌都寺共有属寺、小庙余座,分布在昌都、类乌齐、左贡、察雅、丁青、八宿、江达、波密等县。第三世达赖喇嘛索郎嘉措曾于年初应邀前往昌都寺讲经和主持寺*,在其传记中说:“达赖喇嘛在多僧众的列队欢迎下来到昌都绛巴林寺”,⑧可见当时昌都寺已达相当规模。年,康熙皇帝封六世帕巴拉晋美丹贝嘉措为呼图克图,颁发了“阐讲*教额尔德尼呼图克图”之印。⑨


  昌都寺初建时期,许多格鲁派著名高僧都曾主持过寺*,他们为该寺学经制度的确立,寺院规模的扩大,乃至格鲁派教法向多康广大地区的辐射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绩,在兹简要记述几位著名法台的事绩:


  麦·辛饶桑布创建昌都绛巴林寺后,便担任了昌都寺法台,其间,还修筑了一座横跨澜沧江的木桥。随着昌都作为宗教圣地地位的确立,以及交通等条件的改善,使这一地区很快繁荣起来,成为多康中部的*治、经济中心。因此,昌都城的名望和繁荣是与麦·辛饶桑布最初建寺兴教的活动分不开的。麦·辛饶桑布于年圆寂,享年63岁。


  昌都寺第二任法台象雄·曲旺扎巴,年出生于西藏阿里地区,故又名阿里·曲旺扎巴,系宗喀巴大师的亲授弟子,格鲁派早期著名高僧,被誉为“观察殊胜的善巧者”。⑩在麦·辛饶桑布圆寂的第二年,即年荣登昌都寺法台座。年圆寂,他的灵塔安放在昌都寺寝宫中的观音塑像内。


  第四任法台吉仲·辛饶贝孜是麦·辛饶桑布的侄儿,年出生于多康德格地方,年登昌都寺法台座,历时37年,是担任法台时间最长的一位高僧。在任期间为麦·辛绕桑布建塑像一座,为第三任法台楚顿·朗卡贝建银制灵塔,还为昌都寺颂经大殿修塑一尊衣冠佛像,为寺内各殿修塑和绘制了密集、释尊、怙主等画像和塑像多处。年圆寂。


  第八任法台吉仲·根敦扎西出生于后藏上娘布地方,即今江孜一带,是一位通晓一切显密宗的大德,获得过密宗格西学位,又是一位著名的译经师。年继吉仲·贡嘎洛追任昌都寺法台,任期间建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年离任。


  第十任法台吉仲·辛饶旺布,1年出生于多康姜雪得柯地方,曾在色拉寺学经多年,拜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师,学习显密宗,根敦嘉措时任色拉寺堪布。年,吉仲·辛饶旺布来到康区修建了著名的大金寺。年登昌都寺法台宝座,其间,为昌都寺塑建了多尊佛像。吉仲·辛饶旺布一生著述颇丰,尤其对龙树的“中观论”很有研究,著有《中观通析》等。年圆寂。


  第十二任法台吉仲·拉旺却吉坚赞,年出生于昌都上部的贡茹玛卡地方,父名贡觉杰布,母名阿斯。年由第二世帕巴拉帕巴桑结剃度出家,被确定为跋苏·却吉坚赞的转世活佛。跋苏·却吉坚赞(—年)是第一世班禅克珠杰·格勒贝桑的弟弟,曾任第六任甘丹池巴,是格鲁派早期的著名高僧,其圆寂后即转世到昌都寺,成为著名的达察吉仲活佛系统,即清朝中期两度担任西藏摄*的功德林达察活佛。吉仲·拉旺却吉坚赞是第四世达察吉仲活佛,年担任昌都寺法台,主持修塑了大殿中的无量寿佛像,主持迎请第三世达赖索郎嘉措莅临昌都寺事宜,扶助第三世帕巴拉通瓦顿丹主持昌都寺*教事业。年圆寂。


  第十三任法台为第三世达赖索郎嘉措,年出生于前藏堆龙地方的一个贵族家中,4岁时被迎往哲蚌寺,7岁时由哲蚌寺池巴索郎扎巴授沙弥戒,11岁就任哲蚌寺第十二任池巴,22岁受比丘戒,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赠其“达赖喇嘛”称号。年初,索郎嘉措应昌都僧俗的一再邀请前往昌都,昌都寺为此举行了空前的欢迎仪式,以拉旺·却吉坚赞为首的三百余喇嘛中途候驾,昌都城中四千余僧人列队迎候。藏历4月8日,达赖喇嘛由手持伞盖和香炉的多名比丘引导,登上著名的昌都寺法台座。索郎嘉措留驻昌都寺近一年,其间专为昌都寺修塑一座无量寿佛的衣冠像,还撰写了《察尔派四面观音秘密教诫》等著作。年底离开昌都寺,前往青海。


  

昌都寺活佛转世系统以帕巴拉呼图克图和希瓦拉呼图克图最为著名,地位最高,自年起,这两大活佛承揽了昌都寺*大权。帕巴拉活佛世系已传十二世,其中著名的有:


  第一世帕巴拉德钦多吉,是麦·辛饶桑布的弟子,其父古觉·多登桑结贝桑,又名沃贝多吉,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即宗喀巴诸弟子中“拼舍此生的五朵登”之一, 是位修金刚乘的瑜珈师,因而可以说帕巴拉一世是宗喀巴的再传弟子。他于年出生在上波密地方的朱真山。从少年时代起,先后跟随麦·辛饶桑布、森巴·洛追坚赞、上师桑结贝绒登巴、译师崔康等高僧学习《十万般若经》等众多经典,达到了无比的佛学造诣和智者的境界。年年届40岁时,由第六任甘丹池巴拔素·却吉坚赞授比丘戒。他一生中修建的寺院、庙宇多达30余座,其中包括丽江竹卡寺、上波密岗那寺、波密曲根寺等。曾修订整理过宗喀巴大师的《佛教大要义》一书。他有两位著名的门生,一是贡觉迥乃,即第穆法王阿旺巴,其转世活佛在清代三次担任西藏地方*府摄*职务;另一位门生即是希瓦拉一世,两人都获得极深佛学知识。年圆寂。


  第二世帕巴拉帕巴桑结,是工布佛堂(寺)根本瑜珈师桑结扎西的儿子,年出生。青年时前往卫藏,在甘丹寺由上师拔瓦授比丘戒,取法名帕巴桑结,后又从师索郎坚赞、降森·洛追韦色等上师学习经典和戒律。曾应邀前往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嘉央扎巴的宫殿拔协宫担任国师,传授教律。年,主持修建娘布地方的扎西彭德寺。第二世达赖根敦嘉措、第三世班禅洛桑顿珠等与二世帕巴拉经常互致信函以表敬意。年圆寂,享年60岁。


  第三世帕巴拉通瓦顿丹,年出生于上龙布地方。由阿旺释迦坚赞授沙弥戒,取法名帕巴索郎朗巴杰瓦旺布,后由昌都寺第十二任法台吉仲·拉旺却吉坚赞授比丘戒,并学习各种灌项和佛法。年前后多次前往康区中西部的昌都、波密、八宿等地传授佛法,为调解各地部落纠纷做了许多利他之事。丽江木氏土司先后两次邀请他前往。年,第三世帕巴拉通瓦顿丹经察瓦岗、芒康来到丽江,担任木氏土司的国师,并向丽江全体僧众发放布施。后由丽江返回康区,一度在芒康搭建大型帐蓬长驻,此时察瓦岗头人贡布索朗请求建一道场,于是通瓦顿丹派亲侄在邦达地方建了寺院,由通瓦顿丹命名为岗嘎德钦寺。当时昌都寺在任法台吉仲·拉旺却吉坚赞决定闭关静修,因而将该寺法台座献给通瓦顿丹。年通瓦顿丹成为该寺第十四任法台,从此帕巴拉世系开始掌握昌都寺和昌都地区的*教大权。年圆寂,享年38岁。


  第四世帕巴拉却吉杰布,年出生于上龙布?興繴?胑??繻??地方,父名次塔顿珠,母名杰姆,有兄弟三人,长子即是第四世帕巴拉本人,次子是尊者·阿旺赤来桑布?,幼子是边巴地方的阿旺却扎活佛,即著名的边巴活佛。第四世达赖云丹嘉措为他主持剃度仪式,并取法名帕巴朗巴杰瓦嘉措。第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授其比丘戒。曾见面过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年,16岁的四世帕巴拉登上昌都寺法台宝座。不久,康区白利???臱??土司顿悦多吉崇信苯教,在康区大肆迫害各派佛教僧侣,摧毁佛寺,殃及昌都地方。蒙古吐默特部固始汗派大*将其击溃,固始汗遂把多康地区统一,并将昌都等地方封赐给第四世帕巴拉却吉杰布。年圆寂,享年39岁。


  第五世帕巴拉杰瓦嘉措,年出生于澜沧江边。依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的神授而被选定为帕巴拉转世灵童,取法名杰瓦嘉措。8岁时在哲蚌寺由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剃度出家,取法名洛桑帕巴索朗伦珠德钦贝桑布,9岁时荣登昌都寺法台座。他曾研读许多伏藏经典,如大伏藏师达香巴和若必多吉等的伏藏,并依据这两位大伏藏师的预言,修建了三界尊胜宫。他还主持新建了朗追林扎仓,修塑了诸多佛像、佛塔。70岁时圆寂。


  希瓦拉呼图克图自年至今已传七代,早期较著名的有:第一世希瓦拉·贝登确珠,~年),第二世温仲·桑结迥乃,~年),第三世帕巴·希瓦桑布,~年)。此外,昌都寺江然活佛已传十一世,衮多活佛已传六世,珠唐加然活佛已传八世。

注释:①《西藏史籍五部》,西藏藏文古藉出版社年4月版,第页。②吉村:《昌都寺历史集要》,昌都地区*协文史资料收集委员会年9月铅印藏文本,第页。③见注①④第巴·桑结嘉措:《*琉璃宝鉴》,中国藏学出版社年11月藏文版,第页。⑤《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泽注,西藏人民出版社年11月版,第页。⑥见注②,第页。⑦刘赞廷:《昌都县图志》,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第9页。⑧《达赖喇嘛三世、四世传》,陈庆英、马连龙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年4月版,第页。⑨见注②,第、页。⑩见注⑤,第页。 见注①,第、页。 见注⑧,第、页。 《土观宗派源流》,甘肃民族出版社年藏文版,第页。

根旺

1
查看完整版本: 昌都历史简说麦middot辛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