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舆知人名命名的县市区
TUhjnbcbe - 2020/12/12 17:49:00

一、近现代人物

(一)广东省

中山市——孙文(-),化名中山樵,后人以孙中山称之。出生地。年4月国民*当局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年12月升格为市,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

(二)河北省

*骅市——*骅(-),八路*师教导6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区副司令员。活动地。年春季日伪当局将新海设治局升格为新海县,年9月中共当局更名为*骅县。年7月升格为市。*骅一名非常幸运,当时以非高级将领名命名的县,全部撤销或更名,唯*骅得以保留。

(三)山西省

左权县——左权(-),八路*副总参谋长。死亡地。年9月中共当局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四)辽宁省

大连市中山区——孙文(-),化名中山樵,后人以孙中山称之。纪念地。年12月将黑咀子区更名为中山区,以纪念孙中山得名。

(五)吉林省

靖宇县——杨靖宇(-),抗联第一路*总司令兼*委。死亡地。年2月中共当局辽东省人民*府将濛江县更名为靖宇县。

(六)黑龙江省

尚志市——赵尚志(-),抗联第二路*副总指挥。活动地。年11月中共当局将珠河县更名为尚志县,年9月升格为市。

大庆市龙凤区——李魁龙+张广凤。活动地。2人为铁路溜号养路工区工头。年伪满当局将溜号养路工区更名为龙凤养路工区,以李魁龙、张广凤2人各一字得名;年6月安达市(今大庆市)置龙凤办事处,年7月改制为龙凤区。

(七)陕西省

志丹县——刘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共西北革命*事委员会主席,红28**长。出生地。年6月中共当局将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子长县㈠——谢世元(-),字子长,中共西北革命*事委员会主席。出生地+死亡地。年4月中共当局以安定县西北和安塞县北部实控区筹置重远县,5月正式定名为子长县,年10月更名为安定县(与民国*府的安定县并立,年民国*府的安定县并入)。

子长县㈡——谢世元(-),字子长,中共西北革命*事委员会主席。出生地+死亡地。年5月中共当局将安定县更名为子长县。

子洲县——李登瀛(-),字子洲,中共代理陕西省委书记。出生纪念地(生于邻县绥德县)。年9月中共当局析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等县置西川行*区办事处,10月更名为绥西办事处,年1月升格为子洲县。

二、古代人物

(一)河北省

任丘市——任丘,西汉人。任丘为巡海使中郎将时筑城,遂名任丘城。北齐置任丘县,年升格为市。

南宫市——南宫适(括)⑴,西周人;南宫适(括)⑵,春秋孟国人。相传南宫适⑴封邑于此,遂名。后孟适(孟僖子之子)寓居于此,遂姓南宫,为南宫适⑵,明人考证时认为以南宫适⑵得名。西汉置南宫县,年升格为南宫市。

元氏县——赵元。赵元,传为战国赵人,为赵某王之子,因此又称公子元。后人又附会为赵武灵王之子。封于此地,后以元为氏,该地遂称元氏邑。西汉置元氏县。

秦皇岛市——李世民,唐朝皇帝;嬴*,秦朝皇帝。秦皇岛初名秦王岛,相传与唐太宗(秦王)李世民征高句丽有关。后讹为秦皇岛,遂相传与秦始皇求仙有关。年置秦榆市,年更名为秦皇岛市。

平山县——安禄山,唐朝叛将。至德元年将房山县更名为为平山县,取西平、房山各一字,兼取平定安禄山之意。

唐山市曹妃甸区——曹娴,传为唐朝人,李世民之妃,遂称曹妃。相传李世民征高句丽,曹娴随*,后病故,葬于此。建有曹妃殿,讹为曹妃甸。年撤销唐海县,设立曹妃甸区。

(二)山西省

介休市——介之推,春秋晋国人。出生地,死亡地。秦朝置界休县,西晋改为介休县〖注:编者认为界休与介之推无关,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应当为介休,晋武帝遂改名,遂将介休与介之推关连起来〗,年升格为市。

临猗县——猗顿,春秋鲁人。在此经商,后为巨富,后死于此,有墓。西汉置猗氏县,年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

(三)内蒙古自治区

托克托县——脱脱,明时蒙古土默特部人。活动地。后将其长期驻守东胜卫城更名为脱脱城(又作妥妥城),后别译为托克托城(托托城)。清朝置托克托城厅,民国初年改为托克托县。

(四)辽宁省

盖州市——渊盖苏文,又作盖苏文,唐朝时期高句丽人。相传唐太宗征高句丽,曾在此与盖苏文、盖苏贞作战。金国改辰州为盖州,疑以迁至此的渤海民纪念盖苏文;清朝改为盖平县,年讳其名有平定盖苏文之意,改为盖县;年升格为盖州市。

(五)黑龙江省

庆安县——于清(谐为余庆),清朝人。清末山东人于清携眷移居开垦,遂称于清窝堡,年称于清街。清朝年设绥化厅余庆分防经历,以于清之谐音,兼取“吉庆有余”之意;年升格为县,年因与贵州省余庆县得名,更名为庆城县;年与铁骊县合并为庆安县。

(六)浙江省

文成县——刘基,谥文成,明朝人。出生地,死亡地。年置文成县,以刘基谥号得名。

(七)安徽省

合肥市包河区——包拯,北宋人。墓葬临合肥城南的护城河,遂称该段护城河为包河。年撤销合肥市郊区,重组为包河区。

(八)福建省

三明市·三元区——龙元、狮元、豺元三胞胎,传为唐朝人。相传安氏生有三胞胎,分别名龙元、狮元、豺元,后都英杰有名于世,而称该地三元。年置三元特种区,年析沙县、永安、明溪3县各一部,设立三元县;年与明溪县合并为三明县,年升格为市;年升格为地级市,并设立三元区。

(九)山东省

微山县——启,封于微国,子爵,故称微子,商末周初人。墓葬于该山,遂称微子山、微山,环绕之湖遂称微山湖。年析微山湖周边诸县置微山县。

梁山县——刘武,爵谥梁孝王,西汉人。相传梁孝王曾游猎于良山,遂改为梁山,死后一说墓亦葬于此。年昆山县更名为梁山县。

(十)河南省

清丰县——张清丰,传为隋朝人,生于此。孝子,后其地称清丰店。唐朝置清丰县,以其地有张清丰门阙得名。

卢氏县——卢敖,秦朝人。卢敖原为燕国人,后入秦朝为博士,秦末乱世逃往熊耳山深处隐居,遂称卢氏山。汉朝置卢氏县。

南阳市卧龙区——诸葛亮,号卧龙,三国人。相传诸葛亮曾隐居于此,遂称卧龙岗。年南阳地区撤地建市,撤销南阳县,重组为卧龙区。

武陟县:姬发,谥周武王,周朝开国君王。后人认为周武王在此登高。隋朝置武陟县。

襄城县:姬郑,谥周襄王,东周君王。楚灵王在氾水西北筑新城,后周襄王避难曾居于此,遂称襄城。秦朝置襄城县。

获嘉县——吕嘉,汉朝时期南越国人。汉武帝出巡至汲县新中乡,南征大将献上南越国丞相吕嘉之首级,遂置获嘉县。

商丘市梁园区:刘武,爵谥梁孝王,西汉人。梁孝王在此建王家园林,称梁园。年商丘地区撤地设市,撤销商丘市,设立梁园区。

(十一)湖北省

麻城市:麻秋,十六国胡人。麻秋为后赵将*在此筑城,遂名麻城。后又讹为与麻姑献寿有关。后周置蔴城县,隋朝先后改为信安县、麻城县。年升格为市。

秭归县:女媭,战国楚人,屈原之姊。相传在屈原放逐后,回归故乡,遂称姊归,后作秭归。西汉置秭归县。

英山县:英布,西汉人。英布的身体葬于此山,遂称英山。宋朝置英山县。

公安县——刘备,职左将*,遂号左公,三国人。东汉末年,左将*刘备曾屯兵于江油口,改孱陵县为公安县,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

(十二)湖南省

屈原管理区——屈平,字原,战国楚人。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年于湘阴县建屈原农场,临汨罗江,以纪念屈原得名,年改制为屈原管理区。

郴州市苏仙区——苏耽,后成仙,遂称苏仙,传为西汉人。相传苏耽于牛脾山成仙,后人遂改为苏仙岭。年郴州地区撤地设市,撤销郴县,重组为苏仙区。

(十三)广东省

茂名市——潘茂名,西晋人。相传出生出生今高州市境内,后成仙。隋朝置茂名县;年析南境置茂名工矿区,茂名县更名为高州县;年茂名工矿区定置茂名市。

梅州市·梅江区·梅县区——梅鋗,西汉人。相传被封为台侯,封地于此,但因当时为赵佗实控而未能就封,有溪后称梅溪,后称梅江。北宋改敬州为梅州,明朝裁,清末置嘉应州,年降为梅县,又析置梅县市,年梅县地区撤地设梅州市,撤销梅县市,设立梅江区。

(十四)四川省

成都市武侯区——诸葛亮,爵武乡侯,三国人。诸葛亮曾后为蜀汉(首都成都)丞相,后人建有武侯祠。年成都市市辖区重组,置武侯区。

眉山市东坡区——苏轼,号东坡居士,出生地。苏轼谪居*州时,效仿白居易的忠州东坡,将*州东门外之地取名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年眉山地区撤地设市,撤销眉山县,设立东坡区。

眉山市彭山区——岑彭,东汉名将,死于此;彭祖,传为先秦人。岑彭被暗杀于此山,遂称彭亡山;唐朝置彭山县,以彭亡山得名;后彭字讹指彭祖,改称彭祖山,遂相传彭祖生于此,或在此修真,或在此成仙。唐朝改隆山县为彭山县,年改制为彭山区。

(十五)贵州省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字道真,东汉人。“汉三贤”之一。年置道真县,以纪念尹珍;年改制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十六)云南省

楚雄市——赵庸,爵南雄侯,明朝人。年南雄侯赵庸攻占威楚开南路,将威楚开南路、威楚县分别更名为楚雄府、楚雄县,取威楚、南雄侯各一字得名。年裁楚雄府,年楚雄县升格为楚雄市。

(十七)西藏自治区

白朗县——巴扎·尼玛扎巴(巴扎别译为白扎)、纳朗·多吉敦炯,古代藏人。2人均为喇嘛译师,曾一起在此念过经。古代西藏当局置白朗宗,取巴扎·尼玛扎巴、纳朗·多吉敦炯二人姓氏各一字得名;年与杜穷、枉当2宗合并为白朗县。

(十八)陕西省

吴起县——吴起,战国卫国人。相传吴起出仕魏国时,曾在此戍边。清朝置吴起镇,年中共当局置吴起县,旋即更名为吴旗县,年又更名为吴起县。

紫阳县——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山人。道教南宗始祖,后世尊为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悟道,遂称紫阳洞。明朝置紫阳县。

杨陵区——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以墓葬于此,遂称杨陵。年析武功县置杨陵特区;年改制为杨陵区,属宝鸡市,年改属咸阳市;年设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讳陵为凌),由示范区代管。

(十九)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吴忠,明朝人,屯长。宁夏在明朝为九边之一,有很多以当地将士和官吏命名的地名,吴忠堡为其一。年析灵武县置吴忠市。

三、传说人物

(一)河北省

隆尧县——尧,传为上古部落领袖。相传为尧之封地,有尧山,以尧得名。年唐山县更名为尧山县,年中共当局与隆平县合并为隆尧县。

望都县——庆都,传为尧之母。相传庆都生活于此,墓葬之山称庆都山,又北有尧山,登尧山能望见庆都山,故称望都。秦朝置庆都县,西汉改为望都县,金国又改为庆都县;清朝讳庆都其名,又改为望都县。

(二)山西省

长子县——丹朱,传为尧的长子。相传为丹朱封地。秦朝置长子县。

稷山县——后稷,传为尧舜时期司农,周族始祖。相传后稷在山中教农民种田,遂称此山为稷王山。隋朝改高凉县为稷山县,以稷王山得名

临汾市尧都区——尧,传为上古部落领袖。相传尧在平阳(今区境内)建都。年临汾地区撤地设市,撤销临汾市,设立尧都区。

(三)安徽省

*山市·*山区——*帝,传为上古部落领袖。黟山,唐朝因其山泉侧多*连,遂称*山;后*字讹指*帝,遂相传*帝曾在此栖真或炼丹。年撤销太平县,设立*山市;年徽州地区撤地设*山市,原*山市改制为*山区。

(四)福建省

武夷山市——武夷君,传为先秦人。相传曾在此山修真,遂称武夷山。年崇安县升格为武夷山市。

(五)山东省

禹城市——禹,传为夏朝开国君主。相传曾在此治水,城西现有禹王亭遗址。唐朝置禹城县,年升格为市。

(六)河南省

太康县——太康,传为夏朝君主。相传太康失国后,逃到此地,后葬于此,称太康陵,又称王陵。隋朝改阳夏县为太康县。

禹州市——禹,传为夏朝开国君主。相传禹曾封此于,相传商汤亦将禹之后裔封于此。明朝改钧州为禹州,年降为禹县,年升格为禹州市。

长葛市——葛天氏,传为上古部落领袖。长葛,以葛条附树而得名。清人将葛字讹为葛天氏,长葛为葛天氏居住之地。隋朝置县,年升格为市。

西平县——嫘祖,号西陵氏,传为*帝之妻。相传为西陵氏居住之地,有西陵亭。西汉以“西陵平夷”,置西平县。

(七)湖北省

神农架林区——炎帝,号神农氏,传为上古部落领袖。神龙架山,又称神农架山,乃相传炎帝曾在此架梯采药、架木为巢。年析房、兴山、巴东3县置神农架林区。

(八)湖南省

炎陵县——炎帝,传为上古部落领袖。相传炎帝葬于此,有炎帝陵。年酃县更名为炎陵县,以炎帝陵得名。

(九)四川省

巫山县——巫咸,传为*帝的巫师。受封于该山,遂称巫山。秦朝置巫县,隋朝改为巫山县。

巫溪县——同上。以流经巫山的溪称巫溪。年大宁县更名为巫溪县。

(十)陕西省

*陵县——*帝,传为上古部落领袖。相传*帝葬于此,有*帝陵。年中部县更名为*陵县,以*帝陵得名。

四、近现代人物,已撤销

(一)北京市

乙化县——白乙化(-),冀热察挺进*第十团团长。死亡地。年2月,中共当局析密云县潮河以西区域置乙化县;年8月撤销,并回密云县。

(二)河北省

企之县㈠——郭企之(-),中共曲周县长。活动地。年3月,析曲周、临清、威3县各一部置企之县;年9月撤销。

靖远县㈠——杨靖远(-),中共冀鲁边区冀南行*主任公署第六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死亡地。年6月,中共当局冀鲁边区析盐山县南部、乐陵县北部置靖远县;年8月撤销。

建屏县㈠——周建屏(-),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司令员。活动地。年8月,中共当局析平山、井陉、获鹿3县各一部,以冶河以东、滹沱河以南、平汉线以西、正太线以北的区域置建屏县,俗称“东建屏”;年10月撤销,划回原属。

之光县——李致光(-),又名李之光,冀中区*委常委、公安局长。死亡纪念地。年1月,中共当局冀中区析清苑县张(登)保(定)公路以东区域置之光县;年10月,撤销清苑县,并入之光县;年10月撤销,恢复为清苑县。

建国县——焦守健(-),又名焦建国,献青沧交中心县委书记。活动地。年6月,中共当局以献青沧交中心县置建国县;年4月撤销,分别并入河间、沧、献3县,6月实施。

赵选县——赵选(-),永年县县长兼永沙南沙办事处主任。沙动地。年8月,中共当局析永年、南和、沙河3县各一部置永沙南办事处,年夏季被捕;因误传已被杀,10月中共当局以永沙南办事处置赵选县,年1-2月确认在世,赵选县遂更名为沙南县。

晓峰县——郗晓峰(-),晋察冀边区三地委组织部部长。活动地。年1月,中共当局晋察冀边区析望都县平汉路以西的区域设立新望县;4月更名为晓峰县,6月又更名为云彪县。

云彪县——刘云彪(-),晋察冀边区骑兵团团长。死亡地。年1月,中共当局晋察冀边区析望都县平汉路以西的区域设立新望县;4月更名为晓峰县,6月又更名为云彪县;年5月撤销,并回望都县。

宏毅县——杨宏明+孙毅民;杨宏明(-),冀南*区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冀南*区四分区*治部主任。均为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析临清、企之、清河3县各一部置宏毅县,取2人各一字得名;年10月撤销,并入临清县。

功岑县——马功岑(-),中共永肥县长。死亡地。年中共当局析永年、肥乡2县置永肥县,年12月,中共当局冀南第三专署将永肥县更为为功岑县;年8月撤销,并入肥乡县。

翕儒县——陈翕儒(-),中共赵元宁联合县长。死亡地。年3月,中共当局冀中区将赵元(氏)宁(晋)联合县更名为翕儒县;年2月撤销,并入赵县。

建屏县㈡——周建屏(-),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司令员。死亡地。年10月,撤销建屏县㈠的同时,析平山县西部置建屏县,俗称“西建屏”,西柏坡时属本县;年12月撤销,并回平山县,9月已实施。

包森县——包森(-),冀热察挺进*冀东*分区副司令员。活动地。年2月,中共当局晋察冀边区将蓟南办事处升格为包森县;年4月更名为蓟南县。

赵陈县——赵义京+陈耀元;赵义京(-),冀南*区五分区司令员;陈耀元(-),冀南*区五分区副司令员。共同死亡地。年夏,中共当局将枣强分为枣南、枣北2县;年7月,中共当局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署将枣北县更名为赵陈县;10月,与枣南县合并恢复为枣强县。

企之县㈡——郭企之(-),中共曲周县长。死亡地。年10月更名为企之县;年10月,恢复为曲周县。

靖远县㈡——杨靖远(-),中共冀鲁边区冀南行*主任公署第六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将盐山县更名为靖远县;年5月,恢复为盐山县。

振堂县——董振堂(-),红5**长。出生地。年1月,中共当局将新河县更名为振堂县;年8月,恢复为新河县。

葛荣华县——葛荣华(-),游杂武装“抗日义勇*大队”大队长。出生地。年1月,葛荣华夺取景县,更名为葛荣华县;8月,葛部接受中共改编,葛荣华县恢复为景县;同年冬,葛荣化投降日伪*。

(三)山西省

士敏县——武士敏(-),国民革命*98**长,中共晋冀鲁豫边区追认为革命烈士。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析沁水县东部区域置沁东县;12月,将沁东县更名为士敏县;年7月撤销,并入沁水县。

康杰县——嘉康杰(-),八路*晋豫边游击支队7大队长。死亡地。年5月,中共当局晋豫边区析闻喜、夏、垣曲3县各一部置康杰县;12月撤销,划回原属。

(四)内蒙古自治区

晏江县——贾晏如+赵寿江;贾晏如(?-),五临警备旅2团团长;赵寿江(?-),国民革命*35*新32师95团1营营长。共同死亡纪念地。年4月,析五原县置晏江设治局,取五原战役阵亡的2人各一字得名;年4月升格为晏江县;年9月更名为达拉特后旗。

(五)江苏省

紫石县——韩国钧(-),字紫石,北洋*府江苏省省长,后为抗战爱国人士。出生地。年1月,中共当局苏中行*公署析东台、泰、如皋3县各一部置紫石县,治海安镇;年3月,更名为海安县。

竹庭县——符竹庭(-),滨海*区*治委员兼滨海区*委书记。年11月,中共当局滨海区行*公署将赣榆县更名竹庭县;年10月,恢复为赣榆县。

叶挺县——叶挺(-),新4**长。纪念地。年4月,中共当局苏皖边区将盐城县更名为叶挺县,年4月,恢复盐城县,7月实施。

(六)浙江省

中正县——蒋中正(-),国民*府主席。出生地。年4月,将奉化县更名为中正县,旋即恢复为奉化县。

(七)安徽省

炳辉县——罗炳辉(-),新4*第二副*长兼山东*区第二副司令员。活动地。年6月,中共当局华中苏皖边区将天长县更名为炳辉县;9月国民*府恢复为天长县;年4月,中共当局将天长、高宝2县合并为天高县;12月又更名为炳辉县,年2月高宝区域划出;年12月,恢复为天长县,年1月实施。

立煌县——卫立煌(-),时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中路*第6纵队指挥官。活动地。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邱、霍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各一部置立煌县,以嘉奖将红四方面*迫出鄂豫皖苏区的卫立煌;年9月,中共当局更名为金寨县。

(八)福建省

彭湃县——彭湃(-),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委书记。纪念地。年7月,中共当局析宁化、建宁县各一部置澎湃县;年闽赣省委撤退放弃

注:经考证,彭湃县并非由宁都县析出设立。

代英县——恽代英(-),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纪念地。年8月,中共当局撤销上杭县,分别置新杭县、代英县;年6月,与之前重新夺取的上杭县(实为部分区域),合并设立杭代县;年10月,撤销杭代县,并入之前重新夺取的上杭县。

明光县——李明光(-),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省*区*治部主任兼连城县委书记。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将连城县更名为明光县,年10月长征放弃。

杭代县——恽代英(-),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纪念地。年8月,中共当局撤销上杭县,分别置新杭县、代英县;年6月,与之前重新夺取的上杭县(实为部分区域),合并设立杭代县;年10月,撤销杭代县,并入之前重新夺取的上杭县。

林森县——林森(-),国民*府主席。出生地。年10月,闽侯县更名为林森县;年4月,恢复为闽侯县。

(九)江西省

公略县——*公略(-),红3**长。死亡地。年11月,中共当局析吉安、吉水2县控制区域置公略县;年4-5月放弃,但县机关仍在活动,年初机关亦放弃。

博生县——赵博生(-),红5*团参谋长兼14**长。纪念地。年1月,中共当局将宁都县更名为博生县;年10月长征放弃。

杨殷县——杨殷(-),中共中央*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委主任兼江苏省委*事部长。纪念地。年7月,中共当局析兴国、万安2县各一部置杨殷县;年4月放弃。

太雷县——张太雷(-),广州苏维埃*府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委员。纪念地。年3月,中共当局析瑞金、石城、宁化3县各一部置太雷县;年10月长征放弃。

兆征县——苏兆征(-),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广州苏维埃*府主席。纪念地。年9月,中共当局析福建省长汀、江西省瑞金2县置兆征县,驻汀州市;年10月长征放弃。

登贤县——罗登贤(-),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纪念地。年2月,中共当局析雩都、赣、会昌3县各一部及原信康县剩余区域置赤南县;年3月更名为登贤县;年3月放弃。

(十)山东省

筑先县——范筑先(-),山东省第6区行*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在中共支持下建立鲁西抗日根据地。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将聊城县更名为筑先县;年6月,恢复为聊城县。

振华县——马振华(-),冀鲁边区津南地委书记。死亡地。年6月,中共当局析宁津县东部区域置振华县;年3月,撤销鬲津、宁津2县,并入振华县;年5月,恢复为宁津县。

南峰县㈠——齐南峰(-),中共朝城县长。活动地。年7月,中共当局析莘县南部、朝城县北部置莘朝边办事处;年7月升格为南峰县;年5月撤销,并回原属。

齐滨县——刘齐滨(-),晋冀鲁豫边区鲁西南(第22)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出生地。年8月,中共当局鲁西南地委析曹县西北部区域置齐滨县;年11月撤销,并入曹县。

匡五县——吴匡五(-),中共陵县县长。死亡地。年9月,中共当局将陵县更名为匡五县;年11月,恢复为陵县。

耀南县——马耀南(-),八路*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死亡地。年,中国当局将邹平、长山2县划为北邹长、南邹长2临时*区;年9月,将南邹长临时*区改为耀南县;年4月撤销,恢复为长山县。

永智县㈠——肖永智(-),八路*冀南*区第7地委书记兼分区*委。活动地。年11月,中共当局析馆陶县东部、冠县西北部置永智县,驻北馆陶;年8月,撤销冠县,并入永智县,迁驻冠城镇;12月恢复为冠县。

赵镈县——赵镈(-),中共山东分局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区*委。死亡地。年2月,中共当局析临沂、郯城、费、峄4县各一部置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俗称四县边联、边联县;年2月更名为赵镈县;年3月,析东部区域置苍山县;年5月撤销,并入苍山县。

复程县——袁复荣(-),晋冀鲁豫边区鲁西南(第22)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朱程(-),冀鲁豫*区第五*分区司令员。共同活动地。年9月,中共当局析城武、曹2县各一部置城曹县;年9月,撤销曹(东南实控区)、城曹2县,合并设立复程县,取2人各一字得名;年3月撤销,分别并入曹、单2县。

南峰县㈡——齐南峰(-),中共朝城县长。死亡地。年9月,中共当局将朝城县更名为南峰县;年5月,恢复为朝城县。

麓水县㈠——王麓水(-),山东*区第8师师长兼*委。死亡地。年12月,中共当局将滕县更名为麓水;年4月,恢复滕县。

永智县㈡——肖永智(-),八路*冀南*区第7地委书记兼分区*委。死亡地。年8月,中共当局将清平县更名为永智县;年8月,恢复为清平县。

杨忠县——杨忠(-),八路*师教导6旅(兼管冀鲁边*区)*治部主任。死亡地。年10月,中共当局山东抗日根据地渤海区析惠民县西南部、济阳县东北部、商河县东南部置惠济商三边县;年12月,更名为杨忠县;年5月又更名惠济县;年5月撤销,分别并入惠民、济阳、商河3县。

徐翼县——徐翼(-),冀鲁豫*区第6分区副司令员兼分区第3团*委。活动地,曾任阳谷县长。年9月,中共当局析阳谷县东北部、东阿县西南部置徐翼县;年8月撤销,划回原属。

麓水县㈡——王麓水(-),山东*区第8师师长兼*委。活动地。年10月,中共当局以费滕边办事处、峄县各一部置费滕峄边办事处;年?月,升格为双山县;年4月,麓水县㈠恢复为滕县的同时,将双山县更名为麓水县;年5月撤销,并入白彦县。

震东县(拟置)——刘震东(????-),5战区高参兼2路游击司令。死亡地。年,5战区提议将莒县更名为震东,应未实施。

灵甫县(虚置)——张灵甫(-),整编74师师长。死亡地。年7月,将蒙阴县更名为灵甫县,但当时蒙阴县由中共控制,应未真正实施,空有建制;年入台放弃。

(十一)河南省

雪枫县——彭雪枫(-),新4*4师师长。活动地。年1月,中共当局华中局、新四**治部将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2月实施;年3月,恢复为永城县。

芝圃县——吴芝圃(-),时任新4*4师*治部主任兼淮北*区*治部主任。纪念地。年,中共当局析杞县南部置杞南办事处;年8月,中共当局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升格为芝圃县,纪念睢杞太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吴芝圃;年8月撤销,机关重建为太康县机关。

庆华县——马庆华(-),中共睢杞太(豫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大队*委。死亡地。年8月,中共当局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析杞、太康2县各一部置庆华县,年8月撤销,划回原属。

达生县——韩达生(-),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独立团*委。纪念地。年8月,中共当局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析杞、通许、开封、陈留4县各一部置达生县,年?月撤消。

克威县——唐克威(-),中共水东地委书记。死亡地。年8月,中共当局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析杞、陈留、兰封、民权、睢5县各一部置克威县。年10月撤销,划回原属。

经扶县——刘峙(-),字经扶,时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中路*总司令。活动地。年10月,析河南省光山、湖北省*安、麻城3县各一部置经扶县,驻新集,以嘉奖将红四方面*迫出鄂豫皖苏区的刘峙;年1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将其更名为新县。

(十二)湖北省

列宁市——列宁(-),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纪念地。年2月,中共当局鄂豫边特委析*安县七里坪镇置列宁市;年11月之后撤销。

胡梓县——吴致民(-),化名胡梓,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长兼鄂东南道委书记。死亡地。年6月,中共当局析江西省修水、武宁、湖北省崇阳、通山4县各一部置修武崇通联合县;年2月,鄂东南道委将其更名为胡梓县;同年秋放弃。

寿昌县——陈寿昌(-),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年2月,中共当局湘鄂赣省委析湖北省崇阳、通城2县各一部置寿昌县;6月放弃。

自忠县——张自忠(-),5战区右翼集团*兼33集团*总司令。年12月,将宜城县更名为自忠县,年3月实施;年2月放弃,全境被中共当局襄枣宜县、荆钟宜县接管,5月中共当局恢复宜城县。

(十三)湖南省

咏生县——高咏生(-),红16师师长。出生地。年3月,中共当局湘鄂赣省委析平江、湘阴、岳阳3县各一部置平湘岳县;11月更名为咏生县;年8月更名为咏生中心县;年10月放弃。现在平江县有咏生乡,即咏生县驻地。

郭亮县——郭亮(-),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纪念地。年12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析永顺县西北的永顺河以西区域置郭亮县;年11月长征放弃。

(十四)海南省

善集县——杨善集(-),中共广东区委琼崖特派员兼琼崖讨逆革命**代表。纪念地。年12月,中共琼崖特委将澄迈县(西南部实控区域)更名为善集县,辖区还包括屯昌县一部;年3月撤销,与琼澄县合并恢复为澄迈县。

(十五)四川省

英安县——林英安(-),中共川陕省*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川陕省游击总指挥部西路游击指挥长。死亡地。年12月,中共当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置莺舞县;年11月,川陕省*府将其更名为英安县,将多块根据地并入;年4月红*撤离后放弃。

济时县——甘济时(-),红4方面*10师*治委员。纪念地。年4月,中共当局红4方面*进入江油,析江油县置济时县;6月撤离后放弃。

忠发市——向忠发(-),中央*治局主席、中央*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纪念地。年3月,中共当局红4方面*进入阆中,析阆中县城及周边置忠发市;4月撤离后放弃。后来因中共主流认为向忠发被捕后叛变,忠发市亦一度成为黑历史,有资料将其讳为“中法市”。

(十六)西藏自治区

硕督县——尹昌衡(-),字硕权,时任川边经略使兼川边都督。活动地。藏名“硕般多”。年尹昌衡攻占硕般多,置硕督县,取硕般多之汉语谐音,兼取硕权、都督之意,兼以自鸣;年川藏协议,双方以雅砻江为界,遂为西藏实控,西藏当局改为硕督宗(又写作硕般多宗);年川青藏协议,川藏以金沙江为界,仍为西藏实控;年11月洛隆、硕督2宗合并为洛隆县。现在洛隆县有硕督镇。

太昭县(预置)——尹昌衡(-),号太昭,时任川边经略使兼川边都督。活动地。藏名“工部绛达”,旧译“江达”。年尹昌衡拟与藏人划界于此,预置太昭县;为英国人干挠,未能实施,一直为西藏实控,西藏当局设江达宗。现在江达县江达乡有太昭村。

(十七)陕西省

申熙县——蔡申熙(-),中共鄂豫皖*委副主席兼红25**长。纪念地。年1月,中共当局红4方面*进入宁羌,析宁羌县置申熙县;3月撤离后放弃。

重远县(筹置)——杨重远(-),陕甘游击队参谋长。死亡地。年4月,中共当局析安定县西北部、安塞县北部实控区筹置重远县,5月正式定名为子长县。

宗南县(筹置)——胡宗南(-),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活动地。年3月,胡部攻入延安,陕西省议会提议将延安县更名为宗南县;年4月,内*部即将批准之时,胡部撤出延安,未能实施。

五、古代人物,已撤销

(一)内蒙古自治区

陈胜县——陈胜,秦朝人。年9月,土匪首领陈德胜占领固阳县城,将固阳县更名为陈胜县,兼以自鸣;同年冬恢复为固阳县。

(二)江苏省

徐州市子房区——张良,字子房,汉朝人。相传张良曾命士兵在此山吹箫散楚兵,遂名子房山。年8月,徐州市第二区更名为子房区;年5月,撤消子房区,城区部分划归鼓楼、云龙2区,农村部分另设环城区。

徐州市王陵区——王陵,汉朝人。王陵之母墓葬于此。年8月,徐州市第四区更名为王陵区;年5月,撤消王陵区,分别划归鼓楼、云龙2区,年4月实施。

(三)山东省

武训县——武训,清末人。出生地。在家乡兴办教育,获清廷嘉奖,后世有多处学校以武训命名。年10月,中共当局将堂邑县更名为武训县;年,恢复为堂邑县。

六、古代传说人物

(一)湖北省

罗田县——文小罗+田光兴,巴蛮酋长。梁武帝普通四年置罗田县,取“罗石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得名。后附会为刘宋文帝时,2位酋长剿灭叛将司马黑石,遂以2人各一字得名。又或附会为罗州(或罗置,即安置之意)巴蛮酋长田氏而得名。

(二)云南省

罗平县——罗雄,唐朝时期云南的部落酋长。天宝六年率部占据今县境,后遂称罗雄部,元朝至元十三年置罗雄州,万历十四年改流,翌年以平定罗雄更名为罗平州,民国初年降为罗平县。

师宗县——师宗,唐朝时期云南的部落酋长。率部占据今县境,后遂称师宗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置师宗州,明朝成化年间改流,民国初年降为师宗县。

弥勒县——弥勒,唐朝时期云南的部落酋长。率部占据今县境,后遂称弥勒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置弥勒州,明朝弘治十年改流,民国初年降为弥勒县,年升格为弥勒市。

巧家县——曲古都家,时代不详,相传为彝族酋长。占据今县境,其地遂得名曲古都家,简称曲家,又谐音巧家。清朝道光四年置巧家厅,民国初年降为巧家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舆知人名命名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