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瑞安发布"↑↑↑
“五四”运动中,他与同学一起“火烧赵家楼”,点燃第一把火;大革命失败,他发表公开信揭露蒋介石在“四·一二”上海宝山路血腥大屠杀的真相;他与史学家周谷城一道被称为“复旦二周”。他就是周予同,瑞安走出来的著名爱国人士、史学家、教育家。
周予同(-),笔名天行,瑞安城关人,居住于玉海街道殿巷社区。年毕业于瑞安中学(旧制),与伍叔傥、李笠等并称为“瑞安十大才子”。后以瑞中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行*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辞海》副总主编等。
△周予同像
“五四”精英亲历震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年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擅自决定将原来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北洋*阀*府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北京各高校大学生走上街头,他们举着“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旗帜,拉开了“五四”爱国运动帷幕。周予同便是当时在北京直接投身这一运动的学生骨干之一。
△“五四”运动资料图
周予同不仅参与了事先的酝酿策划,而且还是5月4日上午北京各高校骨干筹备联合会议的代表之一。周予同与数学系匡互生等几个学生骨干慷慨激昂,甚至写下遗书,愿以年轻的生命换来古老中国的新生。大家共同讨论游行示威事项,决定发布“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治斗争口号。
当天下午,周予同与高师的学生首先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游行人数达多人。各校示威队伍在临近曹汝霖位于赵家楼的宅院时,扰攘许久,匡互生砸了玻璃,周予同和他通过小窗口爬进曹宅,将卧室的帐子拉下一部分,加上纸张,便放火烧宅。与此同时,另一批同学还将来不及逃走的章宗祥痛打了一顿。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事件。周予同是当时唯一参与这一壮举的瑞安人。
嗣后,*警大肆逮捕学生。北洋*阀*府镇压爱国运动的无耻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反帝爱国斗争的浪潮随之席卷神州大地。迫使当局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3人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至周予同母校瑞安中学后,师生立即响应,开展声援活动。年暑期周予同回到瑞安,与外地回乡同学金嵘轩等人组织“知行社”,并创办《瓯海新潮》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平民主义教育思想为中国推行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运动让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熏陶的周予同经受了一次改革思潮的洗礼,针对当时绝大多数贫苦人民都没有受教育的现状,他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平民教育理念,先后撰写《中国学校制度》、《中国现代教育史》等教育史专著,积极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为我国教育改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予同提倡打破教育贫富差距,只有国家承担一切教育费用,才能彻底根除教育中的贫富差距、贫富阶级的界限。同时周予同又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使“教育支配个人一世的生活”。他认为,人一生中无论处于哪个时期,都是缺少不了教育的,而学校教育更应注重教育的实用性。
开创全国首个“中国经学史”专业课程,主编《中国历史文选》和《辞海》经学史全部条目
当时社会充满了对孔学的歪曲解读,周予同又将研究重点从教育转向经学。周予同是当代中国研究经学的最高权威,从事中国人文历史的教学研究长达60年。早在年和年,就出版了《经今古文学》与《经学历史注释》,年又出版《群经概论》,年重启经学史研究,开设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专业课程“中国经学史”,还主编了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和《辞海》经学史部分,奠定了他在经学史研究上的权威地位。周予同一生著书16种,撰文70余篇,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正直知识分子一颗赤诚执着的道德良心。
“文革”前夕,上海文化界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他出于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在汇报编辑部举行的座谈会上为吴晗辩护,痛斥姚文元“断章取义、乱箭射人”,公开声称:“如此全盘否定,将来要想研究中国历史,只好取材外国资料了。”“文革”爆发,他成了复旦大学第一个批斗对象,受到无情打击、残酷迫害,导致双目失明,瘫痪在床达13年。
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但此时,他已是病魔缠身,再也无力执笔了。年7月15日,这位全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平民教育的先驱、“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人物,溘然辞世,享年83岁。
大家都在看
●浙江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在瑞安,比京师大学堂早两年
●《瓯风》前世今生:84年前瑞安公园路的一座私宅横空出世,如今新刊成为弘扬瓯越文化的重镇
●集云山上飞来一群“吉祥鸟”,从此有了“瑞安”
●老照片中的瑞安记忆
●温瑞塘河上最早的小火轮谁买的?飞云渡口的竹签怎么来的?温州最早的电灯厂是谁家的?答案都和他有关!
●蔡元培高足、美国总统同窗、民国*府高官,瑞安“洋状元”项骧开创近代中国三个第一
●温州为何盛产数学家?基因密码在瑞安的这所祠堂里
●同治皇帝的贡品、诗人陆游的心头好……说说老酒汗和高官名士的那些尘封逸事
●陶山为什么叫陶山?竟与这位千年前的大神有关!
●晚清瑞安出了个“达芬奇”,成功预言人类登月!
起于祥瑞之地,成于文化之功。三国至今,瑞安古城多年的历史浩浩荡荡,千年文脉源远流长,人文渊薮,大家垂范,素有“东南小邹鲁”之誉。循城市印记,寻文化传承。《玉海文史》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重大历史事件再现、经典建筑点评、名人名仕及街巷名称典故介绍等,挖掘地方历史、弘扬传统文化,记录瑞安这座东瓯古城风土人情及城市变迁。
参考资料:《玉海名家》(徐德友主编)、《天下瑞安人》(徐德友执行主编)、《周予同:平民教育的先驱》(杨家福)、《瑞安历史名人列传》(马邦城)等
组稿:市社科联(吴文瑞)
编辑:江达富丨责编:潘勤勇
弘扬先贤精神,凝聚发展能量,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