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医室主任李永强戴副眼镜、不爱说话,初见面的人很难想象这个浑身书卷气的人经常行走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而且用自己的双手一次次让证据“开口说话”,还原了余桩悬案的本来面目。
改行当法医,挑战不一样的人生
李永强今年43岁,20年前,医院的外科主任。由于当时缺少专职法医,县公安局经常请他去“客串”法医工作。
“普通医生和法医的工作虽然相通,但性质完全不同,法医要求知识面更广、综合素质更高。”出于对法医工作的热爱,年,李永强调到类乌齐县公安局工作,从此正式开启了他的法医生涯。他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很快成为县公安局法医的中坚力量。
年,李永强被借调到昌都地区公安处工作,他的工作更加繁忙。法医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哪里有疑案,就要到哪里检验勘查,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从年至今,十几年的法医生涯中,繁重的工作、不计其数的加班加点,李永强如同绑在了飞驰的车轮上,几乎无法停下来歇息。
每次出任务总会面对挑战
法医是一个与尸体腐肉、残肢断臂、刀疤伤口打交道的职业,可以用“脏、累、苦”来概括其特点。在西藏,法医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要与天气、地貌作斗争,还要与宗教习俗磨合。
年5月,春耕时节,江达县波罗乡的一对表兄弟借着酒劲发泄,结果表哥当场砍死了表弟。李永强接到通知,便带着前来实习的女法医一同下乡工作。从昌都到波罗乡有多公里,开车足足走了4个多小时。到了乡*府经过接洽后,他们又坐了1个小时车,终于到了事发现场的山脚下。
事发现场在山顶,从山脚上山没有路,只能靠摩托车或者双腿走,但是设备不能丢,他们二人带着设备,各乘坐一辆摩托车向山顶进发。几乎45度角的山坡,临近山崖的羊肠小道,对于李永强来说是常事,但是每次走这样的路,还是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到达现场后天色已晚,李永强只能借助附近老百姓家的昏*灯光和手机照明,抓紧一切时间拍照、检验、做笔录之后,二人还要坐着摩托车回乡里。
“每次出任务总会有出其不意的事,让人无法忘却。”李永强说。一次,李永强在边坝县办案刚结束又接到通知,说县里一个工地的老板失踪了7天,有人在半路的河边发现了尸体。李永强开车一路飞驰来到河边。尸体外面捂了7件衣服,李永强刚用刀片划开衣服,还没仔细看,旁边的民警哇的一声就吐了,他再一转头,大家都站到了5米之外。
“尸体上爬满了蛆虫。李老师根本来不及多想就工作起来了。”在现场的援藏干部、重庆法医宋若冰回忆说。
当法医需要和时间赛跑
“在西藏当法医,需要和时间赛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尸体还会保留多久。”李永强说。
一方面,昌都气候区域性差异大,有的地方降雨集中,蒸发量大,导致尸体腐烂的速度很快。另一方面,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习俗,有时候马不停蹄地赶路都未必能完成勘验,只好争取当地*府给家属极力做工作。
李永强说:“这样的情况下,尸检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无法弥补,以前我每次至少带上3卷胶卷,自己学会了洗照片,后来有了数码相机就好多了,使劲儿照相,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都要拍清晰。”
在昌都,李永强是“香饽饽”,因为自5年到年,全市11个县(区)只有他一个法医。“领导有时候看到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总会和我说抱歉,因为他可以换个驾驶员陪我出现场,但是没法让我休息。”
“来援藏的法医专业人员实在是太少了。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趁年轻,带出来一批徒弟。”李永强说。
做我的家人,得学会坚强
李永强的同学基本都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医院院长,只有他坚守在法医岗位上。
自年与妻子结婚后,“聚少离多”4个字足以形容他们十几年来的婚姻生活,8年之后李永强的休假记录是零,基本上是妻子来昌都陪他。
年,医院工作的妻子因运送病人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右手无名指撕脱性骨折。同事每天轮流送饭,她尝试着用左手完成家务活。而这一切李永强都不知道,直到半年后夫妻见面,李永强无意间看到妻子的右手多了一道疤痕,妻子才轻描淡写地告诉了他。
而对于孩子,李永强的愧疚更多。4年,正值李永强借调到类乌齐县公安局,当时妻子怀孕,一次产检发现是前置胎盘,容易出血。他想回拉萨看看,可是工作排不开,只能作罢。妻子产前大出血,领导特批李永强回家1个月。夫妻二人工作都忙,后来就把两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了远在成都的岳父母。而父女再次见面,女儿已经3岁了。年,公安部在重庆开办法医培训班。课程结束后,李永强回家探望,怎知女儿和李永强重逢时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叔叔你找谁?”李永强一把抱住女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来源:西藏消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