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走,到昌都去
TUhjnbcbe - 2020/12/27 2:2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走进西藏:昌都篇


  强巴林寺


  有一年是公元年


  有一个宗喀巴的弟子他叫喜绕松布


  有一个寺她叫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她是僧人的高度


  也是昌都的高度,更是你的高度


  寺下的澜沧江一定带有某一种信号


  从这里一直向南奔腾


  转经路上那成排的转经筒


  嘛呢堆、经幡是不是有你和佛连接的部分


  所有的苦难不曾言说,就有一双


  宽厚的手抚在你的心口之上


  上千米的壁画,众多的唐卡


  你真的可以读懂色彩的一寸?她是你的中心


  你庄重的目光总会引起她的注意


  供着的佛,抑或寺院的高僧


  今天的,也是年宗喀巴的


  ——预言。那群跳着铖斧舞的人群


  真的有你的身影?


  有关链接: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地势最高的台地上,站在大门口你就可以看到依山傍水的昌都。昂曲和杂曲在寺院下面的山脚处交汇,合并成了著名的澜沧江向南奔腾而去。传说格鲁派宗师宗喀巴16岁时由青海到拉萨学经途中,路过这两水交汇的秀美之地时预言这里将是弘扬佛法之地。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年创建的。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雪域高原。该寺跳的铖斧舞,服饰整齐华丽,舞姿古朴典雅,配器简约清越。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该寺喇嘛跳的“卓”舞更是一绝。 


  卡若遗址


  碎片是无法缝合的,只能用想象


  缝合一个时代的生活。粗粝到精细


  单纯到谎言,用了四千年,或者五千年的


  时光。*土下,打捞出来的粟


  经过你的眼睛,不再复活


  石器、房屋、陶……你在屏幕上


  敲下这些字的时候,窗外高楼林立


  电视里说,空气质量低


  “谁说谁完整?谁说谁断裂?


  谁说谁失去?”西藏自治区文管会


  有没有一个多余的放大镜给你


  让你去发现:笑着的人和哭着的人


  都是存在的,也都是可以消失的


  有关链接: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以南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昌都水泥厂附近,从昌都包出租车约元左右。遗址在澜沧江以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3米。是中国已发掘的海拔最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曾出土有房屋遗迹二十多座,还有许多古人类所使用过的石制生产工具以及谷物、兽骨等,对研究西藏早期历史有重要价值。此遗址于年由昌都水泥厂工人在施工中发现。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进行了首次试掘。


  波罗古泽


  从江达县到波罗乡,从金沙江到


  扎曲河的两岸。从一块刻经版


  找到一棵桦树,你就可以找到


  一片森林。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传播给你的,每一个凸起的字


  就是一种站立的信仰。这里的每一棵树


  都像是每一个波罗乡的人


  他们粗粝的外表内,深藏着一颗


  细腻的心,刀落处,又是一片图文


  涌动的森林。绿,找到自己的经脉


  在森林里来回的奔跑。绿,轻舔着你那颗


  麻木的心,在这里,你想到了匍匐前进


  如果真的可以留下来


  就算长不成这里的一棵树,你也想


  成为这里的一棵草


  有关链接:波罗古泽位于江达县波罗乡境内,金沙江支流扎曲河两岸,距县城约50公里,通汽车。这里青山绿水,森林面积大,林木品种多,尤其是有于刻经板的桦木,更是这里特有的树种。据调查,波罗一带能独立刻经板的熟练艺人多达人。现藏于德格印经院的经板,主要是波罗古泽一带刻工的杰作。波罗古泽的刻工不仅能刻大部头丹珠尔和甘珠尔经,而且也能刻难度很大风马旗和佛像图案。该地刻经历史之长,刻工人员之多,刻工技艺之高,是西藏其它地方少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木刻之乡"。


  通夏寺


  站立的房子构成了寺院,构成了


  山的寂静,也构成了他们的淡泊


  身着红袍的他们,在诵读经书的时候


  有一种光,裹着他们言语在寺院里


  生长,开放。他们是一群虔诚的


  低语者,在安抚别人的时候


  也安抚自己,有一种信仰


  如那斑驳的红墙,所历经的风霜


  噶顿?普布瓦知道,达垅墉巴?扎西贝


  桑吉雅君、桑吉温知道,文成公主


  知道,格萨尔王的宝剑也知道


  就算再过许多年,还可以


  在这苍茫的大山中,纹丝不动


  阳光拨开云层敲打在你背上的时候


  你的影子跌倒在地,紧贴着


  裸露的岩石,朝着寺院的大门


  ——匍匐前进


  有关链接:贡觉县相皮乡附近的通夏寺是昌都地区萨迦派的早期寺庙。通夏寺早期培养的高僧,先后成为达垅噶举派的创建人,如达垅墉巴?扎西贝、桑吉雅君、桑吉温等高僧,早年均就读于通夏寺。据史料记载,通夏寺是由后弘期高僧噶顿?普布瓦于年创建的。噶顿?普布瓦生于年,贡觉人。先后到卫藏和印度学经,曾拜阿底峡为师。后至阿里、卫藏传法。53岁时返回老家,创建通夏寺。此地原有造型独特的三层殿堂,称为玛堆殿。第一层为藏式,第二层为印度式,第三层为汉式建筑,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盖琉璃瓦。据说,此即文成公主为镇压女魔四肢关节而修建的镇女魔掌心寺。民间还传说此殿为文成公主所建。
  
  


  通夏寺初奉噶举派,不久改奉萨迦派。八思巴至大都时曾路经贡觉通夏寺,并且出资维修了文成公主时所建的四大镇翼寺之中的玛堆殿。还另建了一座面积为30根柱子的殿堂,该寺随之改奉萨迦派。
  
  


  如今寺内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有国师八思巴馈赠的神像、大明永乐年间的宗教法具、用羊毛丝编织的唐卡,相传还有格萨尔王使用过的宝剑等。


  孜珠寺


  当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


  消殁无痕,孜珠山佛法的火种将会大放光芒


  照亮世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会让你从烦恼中走向解脱


  这是一条用心良苦的路,佛走了三千年


  你又要用多少次的生死轮回,读懂孜珠寺


  一瓦灵光。海拔米的上空,伸手就可以


  摸到一片白云,这是你永远也不可能


  带走的。阳光钟爱这里的一切,赋予她


  水晶般的气质。风起风落的地方,都有


  神鸟出现。在这里说到因果,有人度得过


  有人度不过。瞬间唏嘘起来,却不知道


  从何说起。在这里,不要偷窥山坡那边的


  天葬台,天葬师肢解的部分,是他们


  在尘世承受的苦。请给孜珠寺,给这片


  土地上的人们所有的尊严。你悄悄地转身


  一种无法察觉的力量来自孜珠寺


  推在你的背上,你却不敢回头


  下山的路,你的眼睛里蓄满了自己的水


  有关链接:孜珠寺是藏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丁青县著名的孜珠山上。海拔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


  它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是在年前由西藏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修建而成的。孜珠乃六座山峰之意,六座山峰上到处都是大殿,经堂,僧舍人数多达二、三千人。本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玉龙的梅里雪山。经典记载孜珠寺是度母观音菩萨的道场,六座山峰代表度母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也代表菩萨六度万行中的:忍辱、持戒、布施、禅定、精进、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瞋、痴、慢、疑、妒的对治之道。佛祖如来贤饶弥沃(阿弥陀佛)在弘扬佛法时,曾在此山传法,给予了巨大的加持。并且发愿,今后孜珠山会对本教佛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弘扬佛法中会有许多利益众生的大成就者出现。


  此后历代在神山修行的人中出现了80位大成就者,并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如有暂巴南卡大师、莲花生大师、才旺仁曾大师、罗丹尼布大师、桑杰林巴大师等,以及他们修行的山洞,并在石壁上留下了手印和脚印。同时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轮回的绕山隧道,许多藏民不远千里来此朝拜以消除业障.


  三色湖


  “你是彩虹落地的色彩,你是天地间飘洒的美丽,你是鲜花中流淌的风景,你是云彩上轻舞的姑娘……”


  ——歌曲《美丽的三色湖》


  湖水不竭,则将*不亡。你多想


  以鸟的姿态,贴着湖面飞翔


  倾听三种色彩铺开的陈述


  白的叫错噶,黑的叫错那


  *的叫错斯。白的水,白的沙滩


  这里的人们给她叫母亲湖


  母亲湖养育着这里的他们


  养育着这里的鱼儿肥美。白


  在崇山峻岭之间散发着乳香


  出了狭窄的山峰,一头撞进


  眼睛里的黑,是墨,是黛,是那


  深邃开阔的一潭。黑珍珠泛起的光影


  被群山怀抱着。黑,反射到岸上


  绿一大片一大片浓了。早晨的


  湖水里装满了夕阳,染金的部分


  水波粼粼。随手就可以掬一捧阳光


  巍峨的雪山倒映湖中,鸥鸟沾水而起


  白依附着*,*裹着白


  涟漪晃动着一湖碎金。美丽如此真实


  让你猝不及防,却又不敢声张。你内心的


  晦色羞于示人,正如你可疑的部分


  有关链接:昌都地区的边坝县边坝镇境内,距县城近50公里。从县城驱车,途经连片的沙棘林,穿过藏东风格独具的村庄,就可以到达海拔米左右的三色湖群。


  白湖藏语称“错嘎”,湖色灰白,绿树倒映湖面,鱼儿跳跃湖上。黑湖藏语称“错那”,三湖中面积最大,远看似墨,群山环抱,深不可测。黑湖与白湖有溪相连,宛如母子。*湖藏语称“错斯”,三湖中面积最小,太阳光下,水色金*,雨雾连天,湖土同色。


  传说中三色湖为格萨尔王的三个骁勇善战的将*,湖水不竭,将*不亡。每年藏历6月15日、16日两天,各地的信教群众常常要远涉千里,绕湖转经祈福。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昌都旅游资讯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到昌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