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7月,历时三个月,从大连出发独自一人自驾,途经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西藏(川藏、滇藏、青藏、拉萨至尼泊尔)、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又返回辽宁。里程表显示公里。这期间徒步穿越贡嘎雪山八天、穿越稻城亚丁3天、云南梅里雪山内转4天、墨脱6天、尼泊尔骑行9天。
5月6日早晨从大连出发。一路逛景一路行,途经河南焦作登云台山、参观洛阳牡丹园,陕西登华山,参观世博园。掠去字不表。
5月12日下午离开西安开始上路,到达秦岭山下用餐,因为白天的太阳太*,有点受不了。上半夜也不困就赶点路吧。晚8点起步就开始上山,路很窄,全部是曲曲弯弯上上下下的,有点类似大连的滨海路。夜里看不清两边的景色,只是感觉黑漆漆的山谷和深渊。从来没驾驶过这么长的没完没了的盘山路。精神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全神贯注的盯着前方的路面。不时的有山上滚落下来的碎石挺恐怖,遇见一块大面积的坍塌,小心绕过。想照相可心里又害怕随时掉落石块不敢久留,放弃想法快速通过,路上车很少,大概驾驶员一般都不夜行此路吧。我也就是无知者无畏。我想我的车在山谷里也就像个萤火虫一样的在秦岭大川里游荡。无休无止的踩刹加油,方向盘左扭右拧,就这样由起初的兴奋到后来的麻木不仁。其中路过一个路边指示牌惹得我生气了,真的很生气。上面写的是:“小心驾驶,不许超过60公里”。可我的速度一直都是20-30公里啊,即使这样在急转弯时还是觉得快呢。就这样一路单调的行驶着,不知不觉困意袭上心头。原以为路上会遇到村落住下,可是到此才明白秦岭上这百八十公里的G国道根本没有人居住。一路不断地上坡,不停地变换档位,最陡的要减到1档。大约10点半的时候,正前方出现一个隧洞,写着“秦岭隧道”,隧道入口前有一片平地。我主意已定就在这扎寨。
5月13日:一夜香甜不表,实在是得益于我的充气床垫和电动充气泵。夜里秦岭的山上还是很冷的。各种动物的啼鸣不绝于耳,看是很静的夜晚,当你静下来时其实并不平静。或许身体劳累也就很快进入梦乡。清晨被汽车的轰鸣声吵醒,看一下时间已经八点四十了。起床收拾好行囊出发。这时才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赶紧拍照记录。
途中翻越秦岭时在秦岭隧道口露营
下秦岭后经过汉中。四川广元游玩剑门关,一路顺利抵达成都。
对车进行保养
5月16日离开成都梦之旅,正式走川藏线国道。此前去成都雪佛兰4s店给汽车做保养检查,花了元。中午上路,过雅安、天全县,最后住宿在新沟。还遇见大连女骑友蝴蝶,她是乘飞机到成都骑行川藏线的。
途中
17日住宿在康定背包客栈
18日在康定休整一天,泡温泉,游览康定情歌风景区。
5月19日:离开康定背包客栈,独自一人去老榆林贡嘎穿越的起点。在那里拜访了著名的当地向导多吉大叔(比我小两岁),在多吉大叔家里聆听了很多过于贡嘎山穿越的事情,受益匪浅。他看我带自行车来了,就建议我抗自行车上山,理由是穿越盘盘山垭口和米的一个雪山垭口(不知道叫啥名,听不懂)后就是一段几十公里的缓下坡,徒步很痛苦,骑行却很爽。关于高反,多吉说他会看面相,并说我不会有高反,以后证明我确实没有高反。我来到多吉家本意是找同行人一起穿越。经与多吉几个小时的交谈我觉得贡嘎穿越不象想象的那么难,于是决定独自一人穿越。下午四点钟,我独自一人推着自行车,背着行李出发了。
老榆林村是穿越贡嘎雪山的起点,村口小卖部一位藏族小姑娘告诉我村里的专业向导
按照藏族小姑娘的说法,我找到了村里的多吉大叔家
多吉大叔的老婆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4点钟我做出疯狂的决定,独自一人带着自行车穿越贡嘎雪山。这是出发时情形。
6点钟找到第一块草坪露营地,这里水溪很多,一切如常开火做饭,然后就钻进帐篷睡觉。夜里听见帐篷外的套锅咣当一声响,打开帐篷门一看,是一只大马在吃我摆在外面的食品,我一声大喊,马吓跑了。接着又睡。第二天一早起床一看,带的20块豆腐干被马吃了17块。
扎帐篷
扎完了
开始做饭,气压低,密封的食品袋鼓起来了
川藏线上第一次穿越的野炊就这样开始了
5月20日:
今天起床后接着开始攀爬盘盘山垭口,高度约米,路相当的难走。不是河里穿就是石头堆里行,随着路程不断地延伸,路也变得更加陡峭,我后来干脆先把行李抗上去,再下来取自行车。就这样来回倒,累的我是精疲力尽。但是在无助的逼迫下都挺过来了,还有不远的路程马上就要登顶成功,几十公分宽的小路被一只牦牛犊和牛爸爸挡住去路。我放下自行车背着行李想硬闯过去,结果公牛在我接近时,突然向我发起攻击,用牛角插进我的肋下,将我挑起来又重重的摔到地上。背包也掉落下来。我起身后牛没有接着攻击,我后退10米与牛相向而视,背包在我与牛的中间,我没法取。决定退远一点等待牛的离去。等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已全黑,这两头牛仍然没有走的意思。近在咫尺的垭口露营地却无法到达,万分焦急。后来我爬上山坡到达背包的垂直位置慢慢下山,牛没有啥反应,我就冲下去抓起包就跑。一切都没发生,包被我拿到了。可是却发现外挂的帐篷没了,这下我可慌了,没帐篷咋过夜啊?在牛攻击我的地方周围找了个遍,坡上坡下那么大的东西怎么会没了?莫不是途中就掉了?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决定下山再找。当时的心理状态我就是一只无头的苍蝇。将背包和自行车藏好以后一路急行*下山,走到山底下也没碰到,毫无办法又走投无路的回到山顶上再仔细找,还是无果。这时夜空又下起了雨。时间已经是夜里11点,我不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当机立断下山找挖虫草的藏族同胞的帐篷求宿。主意已定,立即将自行车抬到山坡上的一块巨石后面藏起来,将背包放到山下一片矮棵植物丛中,用雨衣和树枝盖起来。用头灯再仔细检查照一照,确定物品确实藏匿好了以后,就快速下山,估计最近的藏族帐篷有五公里远,预计需时2个小时。一路蹦跳加小跑。已经到了山底下很远了,这时奇迹就发生了。在头灯灯光的照射下,前方一个蓝色的帐篷包横在路的中间,咦!那不就是我丢的包吗!高兴地拾起来就往回走。......。走了好一会,感觉周围的环境有些陌生,可怕的迷路发生了。因为是夜间行走,视线不清岔路又多造成的吧。人急了有时智商就下降。恐惧了好一阵子,突然想起我不是带着GPS了吗!赶紧拿出GPS查看,与正确的轨迹向东偏移多米。不想原道退回重走,就直接向西取最短的路线靠拢轨迹。当然切过去的不是路的路,是以荆棘丛生换来的。可能在白天这也不算难事。夜里做同样的事难度可就大不相同。最后来到山顶与牛冲突的地方,那只牛还没走,看来今夜就别打算过去了。有了帐篷就不怕了,后退几十米走到一块稍微平整的路面支起帐篷来。帐篷一侧顶在山壁上,另一侧悬在空中,这山坡的坡度不会低于60度。好在我躯体躺的位置是人畜行走的凹坑里,不会滚下去。就这样将就吧。
5月21日,天一亮大雾中起床收拾帐篷,我看牛还没走。决定绕行,将背包和自行车抬到山坡上绕过去。总算过了这一关。
路上遇到一伙采冬虫夏草的藏族人
经过惊险刺激的人牛大战和小心翼翼的一夜,第二天来到了盘盘山垭口
上到垭口一看,大片的草坪真是露营的好地方,只是可惜没用上。
一路又开始奔向身后的米雪山垭口
经过5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雪山垭口。
下山并没敢骑下去,主要是下坡有些陡,而且自己的身体太疲惫,控制力不太强怕摔,就一路推下去。到了山的基部,坡变缓,就一路骑下去。
遥望山下的峡谷,我即将在峡谷里骑行27公里(GPS事后测定)
下午2点多钟来到一个清澈的河边,这时又累又饿,著决定露营,太累了打死也不走了(多吉劝告不要在这露营,这里气候多变)做饭吃饭,下午4点钻进帐篷开始睡觉。
5月22日:一觉到天亮,八点起床,打开帐篷门一看大雪已将帐篷覆盖了,大地一片白茫茫。收拾帐篷,做饭吃。然后开拔,可是这草原的路在哪呢?原来比较清晰的小路被雪覆盖以后一点痕迹都没了,一路就这样跌跌撞撞的闯过来,过来十多公里雪逐渐少了,路逐渐显现出来,一路下坡很是爽。中午抵达了多吉大叔的亲家,玉龙西的奇米家,热情接待自不必表
清晨,打开帐篷门一望,大雪封门
起来将雪扫掉
还得吃饭
收拾完,准备出发
大雪把本来勉强能走的小路也覆盖上了。
往哪里走呢?
只好推着走
终于走到没有雪的地方,又可以骑了
又遇到一伙挖虫草的藏人
换上藏族服装与藏族朋友合影。挺像的吗!
太阳出来了,晒晒湿漉漉的帐篷
终于骑到计划中的宿营地——玉龙西村一位藏族朋友家里,是多吉大叔的亲家。可惜全家人都在山上采虫草。我要等到晚上才能进屋休息。现在只好在路边等
上面那栋房子就是我今晚住宿的地方
主人为我安排的非藏式床铺
在他家吃饭,真正体验一把藏族人的日常饮食,常年如一日就是糌粑、酥油茶、土豆泥馅的包子、酸奶。与汉族的饮食没法比,过于简单。
他家的客厅,电视不是用来看电视的,而是放碟片用的。根本没信号。
第二天晚上村里好多年轻人来我住的这家联欢,喝酒唱歌跳舞侃大山。
围坐在炉旁取暖,聊天。现在的藏族青年还是满时髦的,要知道这里的藏民走出大山还是很不容易的。
藏族家里的炉子烧的都是牛粪。
热情好客的这家藏族老乡要送给我的冬虫夏草,我说什么也没要。
5月23日:决定休息一天,这个时节是藏族同胞上山挖虫草的季节,一个好手一天能挖50只虫草,价值0元。我的房东全家全部上山挖虫草,没人陪我。我只好自己到附近转转。发现村里有个叫泉华滩的峡谷,门票20元。里面有4个海子(我们叫湖)真是好看极了,五颜六色的湖面和植物绝对与九寨沟有得一比,我由于没准备,所以只带卡片机拍几张,还用高约1.5米高的泉水洗了脚(藏族人说的,而且不能洗脸)。在这里还是观看贡嘎山主峰的好观测点。
泉华滩位于贡嘎山西坡的康定县贡嘎山乡(原六巴乡)玉龙西村,海拔约米,属于高山河谷草甸地貌。东南面是贡嘎山,在泉华滩观看蜀山之王之称的贡嘎主峰是绝佳的位置。泉华滩因一种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泉水在地表产生化学沉淀而成,长达多米,宽余米,依山而下形成8个泉华阶地。每个阶地上有十几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五色彩池,水深40-70厘米,彩池里水草相依,石花点点,疑为瑶池降临人间。
在村里的小卖部
村里的小学
泉华滩
泉华滩最上部有一眼泉眼
可以洗脚,但不可以洗脸。这是当地的规矩
站在泉华滩的泉水沉淀的钙化石上,身后就是贡嘎雪山
漂亮的泉华滩
堪比九寨沟
5月24日:一早9点又是独自一人开爬玉龙西垭口,就从我住的房子直接越过公路,越过大河的一座桥进入山谷,向上爬,无休无止的上坡很是折磨人。我也是一路气喘吁吁,经过2个多小时的坚持到达山顶,这天气也真是奇怪。我爬山时烈日高照烤人,当到山顶时大雾快速的袭来遮天暗日,能见度只有十来米。本来到玉龙西垭口就是最好的贡嘎山主峰的观测点,这下我可傻了眼,天气又变得奇冷。我放下包并从包里取出羽绒衣和冲锋衣。就在我回眸一瞥时,主峰露出来了。我立刻拿起相机一阵狂拍。一分钟不到大雾又一次袭来,视线又变得昏暗不堪。等了一会也毫无改变,估决定翻山下去,按计划奔贡嘎寺出发。大雾弥漫,周围的参照物悉数褪去,感觉就像茫茫大海一样毫无方向感。我的GPS这时发挥了作用,分米不差的全部依它导航。一路上热带雨林和寒带植物清晰的分布在山体上,在原始森林里杜鹃花一簇一簇,松树上挂满了淡绿色的松萝。简直就是阿凡达电影的再现,只是可惜光线昏暗,拍照不太理想。就这样一路观赏,一路拍照。于当天晚7点半抵达贡嘎寺。当夜宿营寺里。
快到玉龙西垭口
站在玉龙西垭口,遥看被云彩遮挡的贡嘎主峰,脚下是一片云海
一分钟不到,脚下的云海就袭上来,变成漫天大雾
这样的大雾,即使当地向导也不会继续下去,如果长时间雾气不散一般都是原路退回。我带着Garmin俄勒冈TGPS并坚信这东西的可靠性,义无反顾的继续走下去。
大雾中在水渠旁吃午饭
前往贡嘎寺途中
太阳落山了,山里比外面黑的早
看见经幡了,离贡嘎寺应该不远了
终于在天黑之前的晚八点到达贡嘎寺。在这里住宿。贡嘎寺主持说,我让他开眼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穿越此山的、第一次见过60多岁的老人穿越此山的、第一次见过抗着自行车穿越此山的。
我住的房子。那天整个贡嘎雪山就我一个人在穿越,所以贡嘎寺住宿也就我和主持、喇嘛三人。
我的床铺
外面的大山
25日一早从寺里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上上下下的享受来到上子梅村,说是村,其实只有7户人家,在一位漂亮的人妻家里喝水休息闲聊一会。又开始翻阅子梅垭口。这一路全部是盘山公路,走的人很崩溃,(正常人走需5个小时到顶)下山后到了上木据,GPS记录全程走行投影距离.7公里,历时56个小时。
从贡嘎寺出发,下一目标上子梅村
去往上子梅村的沿途风光
看见上子梅村了
终于到了上子梅村,村后大山上的盘山公路就是通往上子梅垭口路
站在上子梅垭口,今天贡嘎雪山主峰仍然云雾缭绕
在上子梅垭口待了约半小时左右,然后沿着沙石公路向上木据村走去。两条腿已经走木了,没感觉了,完全是机械运动。天黑前下到山底到了上木据。
26日,六点半出发开始向康定骑行,第一个目的地是99K省道上,所谓99K就是距离新都桥99公里,而新都桥距离康定还有67公里,康定到老榆林还有20公里左右。就是说我要连续骑行公里。一路按着朋友嘱托的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的原则一路上溜溜达达来到了新都桥天色就已晚,看来抵达康定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顺其自然吧。住宿在新都桥的雅克驿栈,饱餐了一顿久违了的汉族大餐。
路上
休息一下
见到一个村落,有小卖部,很渴,就买了2升的牛奶一口气灌下去。
与藏族老板娘合个影
继续上路
继续上路,途中一辆面包车与我擦肩而过,后来就听一女子声音喊我的名字。我就很奇怪,怎么会有人在这里认识我?我骑车掉过头一看,就是刚刚开过去的车上,从驾驶位置下来一女子对我兴匆匆的喊叫。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老榆林多吉大叔的女儿。她是开车去接另一伙穿越贡嘎雪山的队伍(多吉大叔一家以服务背包客为职业,包括向导、马匹、汽车接送、住宿用餐一条龙服务)。她说几天没我的音信,知道山上下了大雪,又下大雾。一家人正为放我一个人上山很后悔呢,说她爸爸还要上山寻找我去。在路上看见我非常高兴,我说几天来山上除了贡嘎寺的喇嘛,基本没看见一个人,但也很顺利回来了。当即我拿起手机给多吉大叔打个电话报平安。多吉大叔说从来没见过像我这样猛的,知道我安然无事大家就都放心了。从多吉大叔女儿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一家人那种替我担心绝对是发自内心的,这让我很感动。有机会我会再去多吉大叔家亲表谢意的。
到了新都桥已经天黑,还有接近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康定老榆林村取我的kk,期间要翻越川藏线著名的折多山,这山对徒步者、自驾者都没深刻印象。可是在骑行者之中一提起折多山那可是如雷贯耳。要连续上坡40公里,上升至海拔高度多米。若是开车和徒步这本不算啥,可这要是骑行,那可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啦。想第二天坐大客去康定。不管第二天怎么去康定先住下再说,当晚宿住在新都桥雅克驿站。第二天起床感觉体力恢复得不错,还是决定不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骑车去老榆林取车。
27日向折多山骑行
路过国道公里处
回望我上来的路,就是从远处大山后面骑过来的
终于骑到折多山垭口
一路下山直到康定,两个刹车要轮换使用。否则刹车盘也会红的!
到老榆林取回汽车又返到折多山垭口,不过这次就感觉易如反掌
当晚顺利返回新的驻地新都桥雅克驿站
28日,休息一天,主要是整理物品、清洗车辆、洗衣物、个人卫生以及躺着回忆过去。至此计划中的贡嘎雪山穿越算是险而无恙的完成了。
29日,我与同旅馆的广州几位驴友共同租车去了新都桥附近的江坝草原和塔公草原
塔公寺
制作泥制宗教祭品
雅拉神山
5月30日,起床后就出发由新都桥向理塘县移动,距离公里多一点。沿着G国道走,由于该道正在全线改扩建,走的一塌糊涂,公里早八点至晚八点整走了12个小时。其中翻越米以上的山3座。中饭都没下车在车上吃的干粮。到理塘主要目的是去稻城亚丁。
翻山越岭
翻过垭口
前方塌方等待抢修
过雅江隧道
过雅江城
无穷无尽的大山
又一个垭口
沿途壮美的风光
真是天路啊
碰上*车就要忍受漫天*沙尘土
*车过后一切又恢复常态
还是一个垭口
牧场
沿途风光
快到理塘,路变的不太好走了
理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之一,堪称“世界高城”,县城海拔米。这座“悬在高空的城市”。
理塘,藏语叫“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原。自古便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商贾云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十八世纪,一位行吟诗人仓央嘉措,用他美妙的笔调,把理塘喻为洁白仙鹤向往和迷恋的地方,“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仅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来……”从此,这曲扣人心弦的情歌,划破无边的岁月,走出季节,穿越时空。
享有“草原明珠”之称的理塘,地处四川省西部,甘孜州西南部。川藏公路南线横穿县城,理(塘)乡(城)至云南的公路也从这里开始。县内居住着藏、汉、回、彝、土家、纳西、苗、羌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多数,是康巴藏民族的聚居地。四千多米的海拔亦使它享有“世界高城”之称,县城比西藏拉萨还要高多米。车子进入理塘境内,辽阔壮丽的毛垭大草原在公路两旁一望无际,深深浅浅的绿色,在草地上绵廷起伏着,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的小花色彩艳丽,云缝中投下的阳光,不断地移动变幻于大面积的色块组合之间,亮丽弦目,在高城的草原上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理塘城内街道宽阔,市容整洁。县城中心海拔米,这高度让很多游客不敢在这里驻留,走在理塘平缓的街道上,气喘吁吁,步履缓慢。理塘县城并不大,街道横平竖直的,中间建有小小的广场,小小的街心花园。商铺饭馆也是一间一间地挨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大多是本地的藏民。
粗犷的康巴汉子披着乌黑的长发,五官分明,戴着大大的墨镜,阳刚帅气;藏民女子带着硕大而美丽的饰物,有鸡蛋大的红珊瑚或绿的绿松石,有的细细地辫了一头密密的辫子,然后缀上五颜六色的珠子,异常美丽而风情。
街上的游客不多,来往的本地的藏民都是休闲地行走着,有些就三两一群坐在街口转角或阶梯上聊天,眯着眼享受阳光恩赐,偶尔看到迎面的人都友善的露出洁白的讶笑,道声“扎西得勒”。理塘是一个阳光充沛的地方,直到晚上九点,街上仍然光线明晃。在县*府门前的十字路口矗立着“中华高城草原明珠”纪念碑,上面标写着此地海拔为。米。从“县情简介”可得知:理塘建于元至十五年,即公元年。在理塘这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有“康南*教圣地”之誉的理塘寺坐落在城北,曾先后转世过第七世达赖噶桑嘉措、十世达赖喇嘛、第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郎杰)帕巴拉呼图克图,这里还是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外蒙古国师三世哲布尊丹巴、第一、二、三世香根活佛等高僧大得的故乡,所以理塘又被世人尊为“雪域圣地”。由于理塘的“高度”,尽管处于川藏线要塞,但海拔米高度让很多游客不敢在这里驻留,在大多数的游客眼中,理塘总是匆匆不及近看,但是就是这么匆匆一瞥,理塘便深深印下了行走旅途上的记忆。(网上摘抄)
天黑前进了理塘
吃点晚餐,有条件就一定要吃肉
31日
在理塘睡了一夜,第二天31日仍然是阴雨霏霏。心情也就和天气一样阴沉沉的,所以决定不在理塘玩了,立即冒雨驾车去稻城亚丁。新都桥至理塘这多公里走了12个小时,原因是道路改扩建工程,一条本不宽的路,边通车边修路,肯定是通而不畅。而理塘到亚丁也是多公里我也走了接近12个小时,原因是这条路风景太好了,不时停下来赏景拍照。
冒雨向亚丁进发
在稻城县城里一家四川人开的川菜馆吃的饭,老板不错,一开口就知道我是东北人。原来文革期间他在沈阳当过兵,与我这年龄谈起那个时代的东北,聊起来真可谓棋逢对手。后来他建议我说,稻城没啥玩的,直接就去亚丁算了。我采纳了他的意见,吃完饭接着上路往70公里开外的亚丁村驶去。
亚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仙境”、“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又名念青贡嘎日松贡布,即“圣地”之意,亚丁景区属于高山峡谷类风景区,海拔2米(贡嘎河口)-米(仙乃日峰),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呈现出世界美丽的高山峡谷自然风光,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
亚丁的景点很多,最主要的是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一。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
过了这个桥,就进入稻城,稻城与亚丁的关系是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
路过一座金顶寺庙
到了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宿住在一位藏民家
6月1日_2日
买门票进入亚丁风景区,从售票处到景区大门要走几公里的盘山路,然后从景区大门到亚丁村景点停车场还要走30多公里的盘山路,真是远。到了停车场才是真正的游览开始。而一般游客要花40元骑马到里面冲古寺,这里可以去珍珠海。然后再花80元坐电瓶车到洛绒牛场。然后再花元骑马就可以到牛奶海。这些钱俺都没花,全凭腿下两脚。这就是游客与户外徒步的区别。
盘山路上去后下望
2日从景区返回后,一看时间还早,就开车离开亚丁,宿住在70公里外的稻城国际青旅。在稻城吃完晚饭后已经是半夜,由于疲劳一觉睡到3日中午才醒。午饭后开车向云南方向移动,心目中的目的地是云南中甸、虎跳峡、丽江、梅里......。
2日晚住在此处
3日午饭后继续向云南方向走,这是离开稻城后第一个垭口多米的枯鲁柯
途径达雍村
路很烂
从上面的盘山道下来的
山路XX弯
壮观的山路
已经记不清一路上究竟过了多少个垭口(山系的公路最高点)。我真佩服其他游记作者能够把垭口记得一清二楚。
土地是个宝,大山中任何一块平地都被利用起来了
农田就建立在土地的方寸之间
这种农田地貌很是奇特
在山里难得一见的大块农田
在赭*色的群山之中不多见的满眼绿色。
藏香猪?
不知是*治标语,还是宗教标语
快到下一个较大城市——乡城。看见小学生放学
刚才那几个孩子读书的学校
马上就要进入乡城
学校对面是一片漂亮的大片农田。一座城市总是坐落在大块平地上。因此城市边缘的农田地也很大
青稞快熟了,秋收的田园景色还是相当不错的。
拐一个弯就进城
进入乡城市区已是华灯初放。今夜就住在这里吧。
3日当晚住宿在乡城。从乡城到云南的中甸有两条路可走。咨询一位司机。他建议我走德荣,虽然路远一点,但是路比较好走。而走另一条路要翻雪山(刚下过雪),而且有70公里的烂路。
4日早八点出发,一路又是翻山越岭,公里的盘山路走了6个小时,下午2点到达德荣,并在这里休息吃饭。这一路风景特别好,特别是以梯田为背景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峡谷中的一小块平原。“高峡出平湖”在这里可以换成“高峡出平原”。
告别了乡城
出城不久,爬大坡,转瞬之间就爬这么高。疑是飞机上拍照的?
万绿丛中一点红
这哪里像原来心目中的西藏?
到达得荣县城
得荣县城。那条穿城而过的小河还是很清的。粉是喜欢。
得荣县城很不错,大山里的小县城。当地民众世外桃源,安居乐业,显得很安逸。在这里吃顿正宗的回锅肉充饥。当天没在得荣镇住宿,因为到时天还大亮。继续向云南中甸走去。途中发现一个叫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地方,就拐下路去那里转了一圈,考察一下里面有很好的徒步路线。但是景区规定必须雇佣景区向导,否则禁止散客独自穿越。看来自由是越来越少了,真是想钱想疯了。户外运动我是坚持四不*策,一不雇向导、二不雇背夫、三不雇马匹、四不参加商业户外活动。大峡谷出来后天色已晚,听说中甸还有不到公里就趁着夜色上路。结果前面修路不断,只差60公里,在一处小卖部听当地人劝,说是路烂的不得了。我只好放弃丽江、中甸等云南行。沿着G滇藏线转向梅里雪山。4日半夜宿住在奔子栏。
麦浪滚滚?应该是青稞
对于我这个生活在平原的家伙,钻进大山由开始的兴奋,到中途的视觉疲劳,最后又急切的渴望回到平原
游走在金沙江畔。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公里,江面海拔自米至米,落差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亿立方米(巴塘站)?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德格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过了桥就是云南省境地,但是这个桥过不了汽车
还没逃脱出得荣
香格里拉大峡谷。这里归云南省中甸管辖,也算是进入中甸了(香格里拉)
5日早八点出发,离开奔子栏沿着滇藏路奔向云南迪庆州德钦县城,下午到达。一路上又是翻山越岭。在垭口上看到了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今晚住宿在德钦飞来寺,明天准备梅里外转和内转。
这一路基本都是工程之中的公路,遥望对面大山,那里居住的百姓生活出行多么不便
从下面上来的
就这大山上修路,筑路工人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路过了金沙江大拐弯景区。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公里,江面海拔自米至米,落差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亿立方米(巴塘站)?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德格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就这路边的自然景色也被某些利益团体建立起围栏收费。收费也行,要有服务啊?除了围栏什么都没有。
汽车爬到山脊上忽然看见雪山
原来是白马雪山
这山的颜色挺红的
雪山配红车也是一景
近距离观看白马雪山
摄影家门钟爱的皇冠峰
已经能眺望到远处的梅里雪山。鸡冻啊!
梅里观景台,我就不惜说它了
已经俯临德钦县城
THEEND
转载请注明来自
推荐阅读事出有因的中印边境行By小小夏利
徒步*喀纳斯,逃不掉的美景美女By足迹行
在外AP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一起在户外旅行中重新认识自己,感知世界。户外倡导:健康户外,文化户外,以特有的线路视界欣赏自然风景,以思想的文化高度解读历史地理,构建智慧性户外旅行。一朝出发,再无止境。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