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第十期
伴随着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车轮碾过的川藏线上涌现出一批走南闯北的创业者与实践者,来自四川的代廷友就是其中之一。
小伙伴们跟随听西藏小分队一起来认识这位川藏线上的“淘金”者吧!
年,作为进出藏物资重要通道的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开始参与到川藏线的运输中。
“邛崃是川藏线的必经之路,好多进藏物资都是成都到邛崃很方便,真正去做运输就是90年。”
年,改革开放的第12个年头,四川邛崃市农家青年代廷友经朋友介绍,成为川藏线上的一名长途货运司机,从此便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西藏经过三十多年民主改革和十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显示,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年增长了1.6倍,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底子薄,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绝大部分仍需从区外运进。代廷友还清楚地记得那时车上拉的货的种类。“那时候开小东风,一趟标准吨位5吨,主要是运老百姓喝的大茶,还有老百姓喜欢吃的雅安面条,小编织口袋装的一把两斤的面条,我们一拉就是几吨,康师傅、大米、清油,还有盐巴,生活用品,牙膏牙刷....那个时候当地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
代廷友在跑川藏线途中留影
区内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带火了川藏线上的运输业。回想起自己跑运输的那些年,代廷友说,一年下来,除了过春节能休息几天,其他日子里不管下雨下雪,运输车辆基本没停下来过。
“一个月不停地跑,跑三至四趟。那个时候来回跑一趟五百块钱。”
在改革开放大潮引领下,一小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下海经商,成为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创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任何事都有起点,如果不去尝试你永远都不知道结果。”
认定了川藏运输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敢闯敢干的代廷友在帮别人开车一年多后贷款买车,自己单干。
“虽然风险大、压力大,想发展的话通过自己的车辆肯定来得快,当时就贷了四万块钱的款买了5吨的标准东风。”
由于做事勤快、驾驶技术过硬,有运货需求的老板都喜欢找代廷友。建立了货源渠道,再加上吃苦耐劳,短短一年多时间代廷友就还清了4万元贷款。
进藏运日用百货、钢筋水泥,出藏从芒康运送木料。那个时候,代廷友从没跑过空车。十年光阴一晃而过,代廷友的运输车换了5辆,从5吨汽油东风最终换成8吨齐头柴油东风,川藏路上的来回奔袭不但让代廷友收获了财富,还让他成为西藏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有变化,最早拉的是比较普通日常需要的,后来随着经济的变化,电视、沙发、洗衣机、冰箱。”
代廷友和徒弟93年在海子山合影
年,国家开始在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工作,昌都芒康、江达、贡觉三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经营性采伐。这对代廷友出藏专门运送芒康木料的运输生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影响。
“进来的运费基本上不会变,一出去基本上没有货物拉了,成本差不多,运费减少了很多,这样子长时间跑下去多挣不到钱。”
经过几番比对、分析,代廷友发现,西藏对成品油需求越来越大。而成品油作为危险化学品,运输费用要比普通货物的高出好几倍。从中嗅到了商机的代廷友开始转变思想。“油罐车从成都起点运的话,比货车的运费一吨高出两三倍,一趟运费多三四千块钱。我就开始经营油罐车。压低混播:那个时候油罐车可能需要花20万左右,我就(用)全部的积蓄买了一台,开始经营油罐车。下来又买了一台新的油罐车,我就请别人开了。”
年,中石油成品油配送体制改革*策在昌都开始实施,成品油配送由过去的各地区石油销售公司自营配送改为有危化品运输资质的第三方统一配送。代廷友的昌都顺通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公司根据行业的需求逐步增加车辆,最多的时间油罐车可能有多辆,承担了昌都11个县的汽油、柴油运输。一年运输从最早的五、六千吨到最后一年二、三万吨,一台车子一年跑好了就可以挣一台车子的钱。”
代廷友和女儿在自己购买的第一辆油罐车前合影
在公司越做越好的同时,代廷友经常问自己:在西藏做物流,如何才能走的更好更长远?
年4月,昌都镇全面启动旧城改造工作,昌都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同步实施。城市要可持续规范发展,建立物流中心势在必行。
当时,自治区*府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要“加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以城市物流枢纽、物流中心及城乡配送系统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市场有需求、*府有*策。代廷友注册成立了昌都市顺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力求打造昌都最大、最规范的物流中心。“总共(占地)是1万3千多平米,物流园区内有三十多家货运部,每年的利润可能万左右。”
代廷友的昌都顺通运输服务中心
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区物流业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区物流货物运输总量达2多万吨,其中,每年有10万吨左右进出藏物资在代廷友的物流中心集散。
让代廷友高兴的不只是物流中心创业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更是快速发展的物流业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从事物流以后变化是比较大的,基本上现在老百姓生活跟内地没两样,钢筋水泥、装修材料、家具、电器...跟内地没什么两样,基本档次都是很高的。”
近三十年间,他从年轻时孤身跑运输到如今成为资产上亿的企业家,所有经营项目累计向当地*府每年纳税近万。代廷友坦言,自己一步步的发展得益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策。“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在西藏二十多年,一步一步走过来,从之前九几年的经济到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定是国家越来越强大,*策越来越好,尤其对西藏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们才有这样的发展。”
运输车在物流中心内卸货
文、音频
秦国风
图
代廷友秦国风
编辑
Takumi西西
新闻编辑
Takumi群央张丽
声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