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旅行、去冒险是为了遇见不曾见过的美妙景色,经历不曾想过的充实人生,那么与你们的相遇就是我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冒险
川藏线,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现代是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藏公路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之一。川藏公路起点为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市、康定县,在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道孚县、炉霍县,沿国道线经甘孜县、德格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昌都县,再沿国道线在邦达镇与南线汇合;南线经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左贡县,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后,再经八宿县、波密县、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至拉萨市。北线全长公里,南线总长9公里,全线为国道。
曾经,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就说文艺青年最爱的四件事之一,就是骑行。如今,每当春暖花开、初夏来临,便陆续有怀揣着圣地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之路。然而,对于,你又了解多少呢?关于她的美,她的一年四季,她的传说,你又知道多少呢?
美景的秘密/
+/在路上/◆线号称国内最美的公路,可谓一步一美景,一站一诱惑。在,你会看到:
雪山经塔
层林尽染
高山湖泊
摄影/闲云野鹤6
苍茫草原
雪山草地
万古冰川
流云星空
图虫网:DreamCity
四季的秘密/
◆按照中国的习惯,3、4、5月是春季,川藏线的春季也如此。在3、4月份的时候,川藏线上还是大雪纷飞,路上会有暗冰的节奏,但是正所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川藏那么多绿色的植被,同样遵循这个道理,林芝小江南的桃花盛开,也标志着川藏线的春天开始了。进入5月之后,川藏线才会慢慢的变暖,杜鹃花也慢慢开放。
◆川藏线春季平均温度在-7°至18°左右,3月最低,5月最高。3、4月进藏天气稍冷,准备厚衣服,5月稍暖和,但厚衣服一定是用得上的。
◆6、7、8三个月是川藏线的夏季,是川藏线的雨季,也是川藏线旅游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川藏线温度适宜而且风景怡人,适合自驾游、骑行的朋友。
◆但是高峰期也是雨季,雨季对道路、山体的损害很大,尤其是7、8两月,降雨量非常之多,很容易造成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朋友们到川藏线,请一定要
◆川藏线夏季平均温度在15°—25°,个别地方会冷一些,像东达山、觉巴山这样的地方可能会下雪或者冻雨,保暖的衣服还是要带。
◆秋季平均温度0°至15°左右,在11月中下旬温度会降到-7°甚至更低,若是秋季旅游的朋友,厚衣服,保暖内衣裤备齐。
◆12月、1月、2月,最冷的三个月,最高温度10°,最低温度-17°左右。
◆这个时间段几乎没有去川藏线旅游的,因为很多时候都大雪封山,能进去主要还是看天气情况,即时天气晴朗,路上也会有暗冰,川藏线还是很危险。不建议大家冬季走川藏线。
传说的秘密/
+/传说/骑车去西藏是很多骑行爱好者的梦想,一辆单车、一个行囊、一部相机、一颗坚毅的心,用双轮探索前面未知的路。于是,关于骑行,也留下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和传说!
川藏国道上最理直气壮的话:老板,加饭。
川藏国道上最震惊的话:骑车时见到三步一拜的朝拜者,就把吃的喝的全扔给他们,因为他们更牛。有一次有个朝拜者远远拦住我,我以为他要东西,他居然递给我一瓶可能是前面骑友给的矿泉水,他说,你需要。
川藏国道上坑红牛的最高招:骑的慢点,自驾车的第一个看见你,很兴奋,会给你红牛,会找你合影,会表示惊叹,等多开会,发现全是骑车的,就见怪不怪了,捞不着红牛了。
川藏国道上出发前最凄婉的祝福:哥们,你可要活着回来!
川藏国道上骑车的和自驾的最大区别:自驾的的记住的是哪有风景,骑车的记住的是哪有不知名的村子,哪有道班,哪有兵站。
川藏国道最想写的贴身广告:背上挂一牌子写着:爬坡,求红牛。
川藏国道骑完后最想做的事:开一货柜车,装一车红牛,见到一个骑车的就砸一瓶过去。
川藏国道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自驾的纷纷求合影。
川藏国道上最渴望的饮料:红牛。最好是自驾的扔过来的。
川藏线上运气最好的车友,每天看到一起车祸,自己一点事没有。
川藏线上最奢移的行为:下坡时拿脉动给碟刹降温。
川藏线上最爽的的士:拖拉机,全敞篷的,只要5元。
川藏线上吃的最多的东西:榨菜。
川藏线上最安全的骑法:推车下坡。
川藏线上风景最靓丽的厕所:蹲着看江水在大山中咆哮。
川藏线上最变态的山:觉巴山,转呀转呀转呀,还在原地打转。
川藏线上最缺的工种:推车工,代驾工。
川藏线上最想干的事:带桶白漆,把路碑上的字刷掉,自己随便题字。
川藏线上最有才的话:墙上写着“坡坡坡坡坡,坡上还有坡,问坡何时止,坡曰骑到死。”
川藏线上最让人听从的话:和之间的路碑上写着:“哥们,下坡慢点。”
川藏线上最豪迈的话:等咱有了钱,把这一座座山铲平了。
川藏线上最诱人的话:路碑上写着,前面转弯处有美金和美女。结果一转弯,还是一个上坡。
川藏线上最让人崩溃的话:每天都在骑车赶路,碰到有人是骑摩托来的,也叫骑行,骑摩托的在前面路碑上题字,哥们,才到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