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筑梦边疆,在祖国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们的人生选择。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李珍珍、薛奇、刘春芳、*、宗海荣、张少博等多名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以满腔热情和赤诚初心分赴*、西藏等艰苦地区工作。经过几年的历练,马院毕业生们用自己出色的答卷诠释了无悔的青春选择。
李珍珍,女,年6月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治教育专业。现任*和田县京和高级中学副校长,在和田地区地委借调工作,历任和田县吾宗肖乡人民*府*委委员、副乡长。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学会了接人待物和为人处世、学到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获得深厚友谊和温暖帮助。和田虽然遥远,工作虽然忙碌,生活虽然平凡,但在这份平凡与忙碌中,有值得我们青年坚守的价值,有我们成长路上无尽的收获。
——李珍珍
张少博,男,年6月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现任职于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同时在昌都市江达县娘西乡海拔多米的强白村驻村,担任选派第一书记。
时光飞梭,转眼间在西藏工作、生活已三年有余。在这三年里,我收获很多,感触很多。三年的工作,有两年多都在基层,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理解群众,帮助群众,同时,我也能从自己在基层工作经历中提炼出一些内容,以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藏地农牧区基层工作很难。但只要祖国需要,群众需要,我就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张少博
*,女,年6月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年9月赴*工作,现任职于*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技师学院。
作为当地的思*课老师,在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员标准去要求自己,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努力成长为师德标兵。
——*
刘春芳,女,年6月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目前在*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工作,现任职于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人民*府副乡长、精神文明和社会事务办副主任。
通过三年的工作,我要求自己融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在工作中多思、多听、多想,不断学习和积累基层工作本领,用自身能力为*和田的民族团结和振兴敬献绵薄之力。
——刘春芳
宗海榕,女,年6月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现任职于*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作为一名警察大学的教师,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赋予了我双重使命,能为*和人民培养忠诚卫士既是使命担当也是对我能力的认可与嘉奖。
——宗海榕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他们的心里,早已把扎根的边疆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并用实际行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在祖国边疆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