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阳光ID:swzdyg
“灵”地到底在哪里?“灵”地有什么传说和遗址?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问题的事实真相,年7月、年8月、年8月本人先后三次实地考察了古灵国遗迹。
根秋多吉文/图
一位考古学家寻找
古灵国遗址
温教授绘制的古灵国遗址示意图
年7月23日,本人带领甘孜州特邀专家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一行的蒙古史迹调查组,翻越川藏线上著名的雀儿山,经玛尼干戈前往德格县俄支乡。此次主要目的就是为找寻古代灵国的国都以及元朝在此设立的朵甘思都司和明代的赞善王王府的具体位置。
俄支乡比邻石渠县和德格县交界的邓柯地区(古称“邓麻”),天空蔚蓝,景色秀美,古老的土地时不时刮起带着晴朗味道的大风,预感告诉我们,寻找古代灵国的答案或许就在这里。
温教授在俄支寺鉴定格萨尔时期文物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灵国的地理位置
“上海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唐代吐蕃地图(公元年)中明显标记了‘灵’地,‘灵’这个地名在唐朝时就已经存在,并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唐代岷山以西的生羌首领叫董哥罗,在邛崃山以西的东女国等八国中的哥邻国、弱水国、咄霸国、东女国、悉董国的国王也都是董姓(或汤姓),这些都进一步说明灵国的势力在向东推进。吐蕃灭亡后各部落分裂,灵国便更加强大起来,成为灵·格萨尔王诞生的历史背景。”温玉成教授在考察中谈到。
从历史上看,俄支从唐代之前到唐、宋、元、明等各时期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考察组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处俄支寺周围的遗址,这里有多处古城墙遗址,规模较大,俄支寺本身的建筑风格也不完全是寺庙,明显看得出有宫殿的痕迹,该寺佛法殿的望板全是弓箭所制。古城墙遗址里曾出土过许多唐宋时期牦角组成的祭祀文物,该寺还收藏了一批格萨尔时期的头盔、长矛、刀、皮制鱼鳞甲等11至12世纪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文物叫鉞,年代大约为南北朝至唐代时期,非常珍贵。
俄支寺收藏的唐代钺(yuè)
俄支寺收藏的格萨尔时期头盔
俄支寺收藏的元代文物
在两汉时期,在金沙江上游两岸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多弥部落,他们曾和汉地有过接触。《北史附国传》中称他们为当迷,在松赞干布向东北方向进*消灭白狼、吐谷浑的过程中,与多弥部落结成了*事同盟,在此后吐蕃与唐朝的战争中,多弥部落成为吐蕃东北的*事基地,多弥部落的董姓也成为了吐蕃四大姓之一,此后到九世纪多弥部落建立了自己的灵国。
一片瓦当解密朵甘思都司
元帅府遗址
古灵国老城墙
在俄支乡*府吃晚饭时,有一个老乡告诉我们,几年前在绒果寺的附近挖到过完整的瓦当,上面有五个佛塔,制作非常精美。这话引起了温教授的注意,寻常老百姓的瓦当不可能有如此工艺。
仁青顶挖出元代瓦当
俄支仁青顶出土的元代瓦当
瓦当出土的地方叫仁青顶,离俄支寺只有两、三公里处,离我们所在的绒果寺很近。第二天,乡上组织了几个年轻人,在瓦当出土的地方开始尝试挖掘,果然出土了很多残缺的瓦当和瓦片,其中有一个瓦当,比较完整,瓦当制作很厚实,上面的佛塔也很讲究,考古专家认为,这个地方以前可能是官府所在地,这应该就是朵甘思都司(藏文“多康”意为安多和康巴)所在地。俄支的次洛堪布告诉我们,俄支寺遗址在历史上规模很大,据前辈们介绍,该寺的东南西北各有米的古城,中间为(现在的俄支寺所在地)灵国国都遗址,周边还有“茶叶条状”的三个古城堡。分别叫甲卡仁莫、甲卡目波、甲卡须莫。
元代朵甘思都司元帅府地理位置
据汉文史料记载,公元年忽必烈南下灭大理时,西路*经过这里,招降了岭葱土酋家族,在这里设立了朵甘斯田地里管*民都元帅府,也就是朵甘思都司。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三国时期(公元——年)也标注这里是灵国最早的城市。元代在这里设立了“朵甘思田地里管*民都元帅府”,后来变成了“朵甘思元帅府”,设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元帅一员,隶属“吐蕃宣慰司”(见《元史·百官志》)。元代称俄支为“灵卡”(意为白色灵国)。
“甲卡仁莫”古灵国遗址所在地
一座寺庙记载着明代赞善王府
明代赞善王府地理位置
绒戈寺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在一个小山包上,周围有一条小河围绕,形成天然的*事堡垒,易守难攻。
我们考察俄支乡绒戈寺时,寺院正在进行维修,我们在废弃的旧房梁堆里发现了明代初年彩绘佛像及云字头图案,在一座小经堂中也保存有明代初年壁画。温教授从这些特征来分析推断,这里应是曾经的明代赞善王王宫。赞善王是明朝中央*府在藏区册封的五大世俗王之一。(明代在藏区分封的“五大世俗王”是:赞善王(在灵藏),阐化王(在烈伍栋),护教王(在馆觉),阐教王(在必力工),辅教王(在思达藏)。寺院的喇嘛说:这里以前是岭葱土司的官寨(岭葱土司是灵国的延续,根据岭葱家谱的记载,从灵·格萨尔的父亲生蓝延续到去世不久的岭葱土司旺青道登朗甲已经相传了22代,从多弥氏族到现在已传64代。
绒戈寺明代时期的绘画
镶嵌在俄支格萨尔老庙墙体上的生铁弓
据《明史·西域传》记载,永乐皇帝于年封著思巴儿监藏为赞善王。并把俄支称为“灵藏”。据《明史·西域传》记载,第一代赞善王是著思巴儿监藏(?——年);第二代是南噶监藏;第三代是班丹监挫(年袭封);第四代是塔儿把坚粲(年袭封);第五代是南噶坚粲巴藏卜;第六代是端竹坚暂(嘉靖年间以后记载不详)。明代末年,蒙古固始汗于年率*南下康区,第七代德格土司与蒙古人结盟攻杀了白利土司,从而取代了岭葱土司的统治地位。
从上述历史中可以看出,多弥部的灵国从九世纪到十七世纪一直统治着金沙江上游广大地区(包括今玉树、江达、石渠、德格、白玉等广大地区)。
俄支绒戈寺古遗址
来源:藏地阳光
责编:丁真尼玛
声明: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藏区首家藏汉双语全媒体中心
藏地阳光全媒体系列产品
“三刊一报两网两库四微一端”的全媒体系列产品:《藏地阳光》《多彩哈达》《宣讲必读》藏文刊物,四川日报特刊《藏地通讯》藏文报,藏地阳光藏汉双语门户网站,藏地图片库、藏文电子书库,藏地阳光双语微网、微视频、
藏地阳光与您同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推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