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8月1日,我在西藏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长途骑行,八一——拉萨,km,海拔低至八一的m左右,高至米拉山口的m。这次骑行是心血来潮,说走就走了,但基本的准备还算齐全,有可分享的地方。
票圈里有小伙伴问我骑行感受,也有想尝试一下这段路的朋友,我就索性来一篇流水账似的碎碎念,仅供大家消遣或者参考~~
先科普下(来自baidu),川藏线是川藏公路的简称,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之一。
川藏公路起点为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市、康定县,在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
北线全长公里,为国道。北线经道孚县、炉霍县,沿国道线经甘孜县、德格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昌都县,再沿国道线在邦达镇与南线汇合;
南线总长9公里,为国道。南线经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左贡县,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后,再经八宿县、波密县、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至拉萨市。
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川藏线指的是川藏南线,即G成都-拉萨。
准备篇:多而全比少而精要好
同伴:我的同伴只有一名,是我的师弟兼援藏一年的志愿者同事晓斌。(虽然我在路上也发现有骑友是独自一人,而且整个骑行路上,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但有伴儿一起同行还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女生,毕竟安全第一。)
跟我一起抵达拉萨的晓斌同学
自行车:我这次骑行的车子是朋友帮我借的(在此感谢琪哥和车主姐姐/哥哥),是个高端牌子。我问过相关专业人士,骑的话,元以上的车子就可以的,比如美利达公爵以上、捷安特ATX等。出发的头一天,我在八一美利达专卖店找老板帮忙检查了车子性能,也安装了相关装备。因为只骑行四五天,修车工具均没有携带。
在米拉山给自行车也来一张照片留念
我的骑行装备均来自迪卡侬,性价比很高,且一站式服务,可全部搞定。
骑行装备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头盔、帽子(我的帽子戴里面,再戴上头盔,感觉比直接戴头盔更舒服,而且到了拉萨玩耍,帽子可作防晒以用)、头巾(可备2条,换洗用)、骑行眼镜、口罩(虽然我准备了头巾,但大多时候只套在脖子上,用于防晒,口罩的透气性更好)、骑行手套(一副半指、一副全指,其实我只准备了一副全指的,因为不想手指晒黑,但骑完第一天就被我搞丢,幸亏车包里还有一副半指的,我尝试过不戴手套骑行20km,手掌全部红肿疼痛)
运动内衣(女生,2件)、速干T恤(2件)、冲锋衣及其抓绒内胆(这个一定要准备,防晒防水保暖)、防晒衣(因冲锋衣较厚,这个季节中午温度较高,可用防晒衣替代)、骑行裤(2条,骑行裤的裆部缝了一块类似自行车坐垫的海绵,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屁股的疼痛感)、速干袜(我这次带的都是纯棉的运动袜子,碰上骑行的几天都是阴天,很难干,还好带的多)、运动鞋和登山鞋(运动鞋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但登山鞋必须是防水的,这个季节雨水多,其实我在路上还看见很多骑友穿拖鞋,估计是鞋子湿了,路上临时买的,但这是意外,为了安全还是穿运动鞋等吧)
雨衣(这个一定要买上下衣分开的那种,我买的是类似风衣那种,就比一次性的好一点,但骑行第三天,爬米拉山的路上,还是不幸“阵亡”)、药品(感冒药、活络油、云南白药喷雾、创口贴、药用酒精等,喷雾和活络油我在第一天晚上用过,可缓解疼痛感,感冒药在第三天淋过雨后为防止感冒喝过)、水壶(尽量买容量大一点的,骑行路上水份补充很重要)、干粮(我带了巧克力、牛奶、华夫饼、八宝粥,但是真正骑行路上你会发现几乎不需要带吃的,一是沿途路过的乡镇可以购买,二是饥饿感很少出现,有时候甚至累的吃不下什么东西,三是也可减少后座驼包重量)、吹风机(这个我没有带,但觉得还挺有必要,可用来吹干衣服、袜子等,骑行四天,后三天都有下雨,且中间住宿的客栈环境较差,均没有提供吹风机)。
最后,需要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高反和坚信自己能抵达终点的心。
骑行篇:计划赶不上变化,量力而行就好
自个儿做的行程图
Day1:km
八一——更张镇——百巴镇——巴河镇——工布江达县
第一天,八点一刻出发。心情和体能都处于兴奋状态,天气也跟我们商量好了似得,阳光温柔,微风徐徐。一路目之所及是国道、山石、树木、白云和蓝天,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车胎与公路摩擦的刺啦刺啦声、志玲姐姐每隔m的播报声还有偶尔从晓斌那儿音响里传来的忽远忽近的音乐。
敲开心地出发啦
天气最好的第一天,蓝天白云下的爬坡
原本我们的计划是骑80km,抵巴河镇,当晚住宿休息。毕竟我俩都是没有任何长途骑行经历的人,一天km,我还是有点悻悻然。
没想到,当天的体能、天气、路况都配合得刚刚好,就连一路给我们加油的人都变得特别可爱了。虽然一路被各种骑友们超越,但我们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仅在骑行47km处认真地休息了一次,各自吃了一瓶八宝粥。剩下的路程,大概休息了四次,每次不足五分钟,喝水和活动筋骨。
路边“嘲笑”我们爬坡慢的小朋友
第一天的骑行,身体痛感最为明显,我主要体现在肩部和屁股,骑到大约km的时候,我的肩部整个酸胀疼痛,需要时不时地给肩部一拳重锤或者直起腰背,舒缓痛感。而屁股的疼痛当然是来自数个小时与坐垫之间的摩擦了,偶尔的一次休息后再次坐上车座,就需要至少五分钟来适应,所以后来我们宁愿慢慢骑下去,也不愿意停下来休息,因为不想一次次去培养与坐垫的感情。
小憩一下子
最终,有点猛的第一天结束。比原计划多骑了50km,耗时9h22min,顺利抵达工布江达。
Day2:97km
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加兴乡——松多镇
这一天骑行的主题是爬坡,一个接一个的坡。国道旁的江水凶猛地向下游奔去,我们就在这哗啦啦的声音中一个劲儿地征服一个个上坡,一般是连续的几个上坡就会有一个长长的下坡,但下坡完又会有上坡等着我们。刚开始晓斌还一直期待着奔向下坡的狂爽,后来愿望变成“让我们骑平路就好”。不过,有好几个长长的下坡让我有种拓海开着86在盘山公路飞驰的感觉。于是,脑子里响起了一路向北。
林芝中流砥柱
骑行的每天早上出发之前,我都会对着天空拍一张照片,从这天开始,就没有在晨起时看见过太阳。天儿都是阴沉沉的,云也压得很低,围绕在山腰间,很像一条条白色的哈达。
不出意外的,在金达镇吃过午饭后,刚刚和坐垫培养好感情,一场雨就来了,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还不用穿雨衣,但眼镜上慢慢积满了雨滴,车速放缓,后背的双肩包也沾上了泥点,赶紧停在路边,给驼包穿上防雨罩,把早上晾在车把上的袜子装进背包,继续前行。
晾了一天都没干
这个季节西藏的雨,不是那么的优柔寡断,大概半个小时就停止了。由于这天爬坡较多,双腿的酸痛感要明显一些,屁股的痛感一如既往,但已逐渐适应,可能是胳膊一直保持抻直的姿势,当晚休息时,手腕处痛且无力。
一路上认识的一些从起点出发的骑友们,听说我俩是骑行的第二天,安慰我们现在感觉累和疼痛是正常的,对他们这些已经骑行快20天的人来说,就是在用意志支撑着抵达终点。
在松多镇唯二的客栈“豫鑫旅馆”仅剩三个床位时,我和晓斌从海拔3的工布江达赶到了当日目的地——海拔的松多镇。
旅馆的公共浴室,实在没勇气在这里面洗澡
偶遇松多镇大街上“饭后散步”的马群,很嗨~
Day3:52km
松多镇——米拉山——日多乡
一早,客栈老板就开始叫大家起床,前一天认识的骑友大多计划当天骑行km赶到拉萨。我们果断拒绝了他们的邀请,自己什么体能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我俩决定根据爬完米拉山的时间来确定当晚的休息地。从松多镇一出来就是上坡,且都是大长坡,骑了五公里,晓斌发现骑行帽落在了旅馆,执意回去取。后来想想,这一大早的落东西就预示着接下来一整天的不顺吧。(骑行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随身穿戴好骑行装备,丢三落四真的很伤神。)
我开始自己独自前行,一路上坡,虽然算不上陡,但车子档位一直处在中间偏右。离开客栈的一个小时后,雨水来袭,明显比前一天的雨要猛烈,不得不穿上雨衣,一路还伴随着逆风。
距离米拉山五公里左右的地方,我隐隐看见那条又长又陡的盘山路,一开始不敢确信那就是爬米拉山的路,离山越近心里越确定,也就越慌,心想着实在不行就慢慢推着车子上去。这个时候,风和雨仍未停歇,我的体力还有但不足以一路骑上去,大概骑行一二十米,我就需要下车休息或者推车走一段。更重要的是,很多游客会在米拉山口停留拍照,这条盘山路的车辆看起来会多很多,也比较集中,甚至会出现堵车的状况,很多车子与我擦身而过,为了安全,车辆较多时我还是选择推车行走。
远远地就看见这条长长的盘山路,小慌了一下
终于骑到山脚下,准备爬坡
12点45分,我顺利抵达米拉山口,大概15分钟后,晓斌赶到。在山口的小卖部稍作休息,补充能量后,我们决定下山。当时还有小雨,可刚刚骑上车,就开始一路下坡与暴雨,雨水打得脸生疼,气温直降至5度左右,我全身除了雨衣覆盖的地方全部淋湿,整个人边发抖边极速狂奔寻找避雨点。找到一羊汤店准备避雨,发现一直跟在身后的晓斌不见了,开始狂打电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