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在我院*员中扎实开展以来,全院*员干部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形成了“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的良好氛围。广大临床一线的*员干部更是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工作中,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奉献自己、为民服务的事业中,发挥才智,贡献力量,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人民卫士队伍。
日前,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援助西藏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昌都市人民*府关于恳请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昌都协助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的函》的请求,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决定在医院范围内,组织抽调32名超声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西藏昌都地区协助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
接到任务后,我院功能科医师赵萌没有丝毫犹豫,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藏之路。
赵萌
中共*员,年轻的80后医生,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
本次援藏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她顾不上多想,把孩子托付给自己年逾六旬并患有高血压的父母,跟随天津援藏第一组人员于年8月1日启程,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援藏包虫病筛查工作。
医疗队乘飞机辗转到达玉树后,分成三组继续赶路。赵萌被分到江达县组,组员共6人,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年医师,最大的也只有39岁。
他们驱车经过8个多小时颠簸崎岖的山路,终于在8月2日晚上九点多到达目的地——江达县波罗乡。藏区的美景无心欣赏,大家被一系列高原反应击倒了,头疼、憋气、失眠、恶心......
经过两天休整,8月5日医疗组正式开展工作。赵萌所在的医疗组负责江达县波罗乡的包虫病筛查工作,共包括29个自然村,5个寺庙,2所小学。
5日当天,他们就为古色村和冲桑村的多人进行了检查,其中阳性13例。那是令赵萌印象深刻的一天,从早上8点,她和小组成员们就持续工作,顾不上休息,一直到晚上10点多。大家都累得精疲力竭,但还是会有村民赶来。看到这些淳朴的村民,他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驱车赶了几个小时颠簸山路来做检查,眼神里充满期待。
看到这些,赵萌就会与队员们一起,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没有一丝懈怠。
医生们不仅为他们筛查包虫病,还为他们做了健康查体,从腹部到泌尿系检查,部分女性还做了妇科检查,发现问题就通过翻译进行告知,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藏区居民的传染性疾病。为充分了解藏区包虫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提高藏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赵萌和超声医师们克服头痛、胸闷等严重的高原反应,为藏区人民进行包虫病的筛查,有的时候甚至只能坐在地上进行检查操作。有的地区海拔高达米,超声医师检查一两个人就会累的气喘吁吁,吸氧后再继续工作。
就这样,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赵萌和她的队友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江达县波罗乡14个村,3所小学,2个寺庙。在包虫病筛查之余,还主动为当地民众进行其他疾病的检查和普查。截至8月21日,赵萌所在医疗组共为人次进行包虫病筛查与健康查体,其中阳性例。每次下乡村工作,都要驱车几个小时,山路崎岖、颠簸,有时赶上下雨道路湿滑,车子盘旋在悬崖峭壁之间,一不小心就可能坠毁。
年轻的赵萌每次坐在车里穿过险路都攥出一手汗,但想到那些亟待检查的藏民,就仿佛看到他们满含期盼的眼神,她的心中就会升腾起一股无穷的力量与勇气,所有的困难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西藏的艰苦和美丽给年轻的赵萌医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最令她感动的,是藏区人民对于医生的尊重。
医院的同仁介绍,这里的藏民之间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公安干警出面也不好调解。这时,他们就会请当地的医生出面,往往收到理想效果,可见当地百姓对医生的尊敬和信任非同一般。
这里的藏族同胞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有些人甚至不识字,但在等待检查的过程中,他们排列整齐,不争不抢,安静的等待着医生检查。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做家务,大一些的孩子抱着弟弟妹妹来检查,瘦小的身影,辛苦的劳动,破旧的衣服,不时敲打着赵萌医师的心。唯有更加认真、忘我的工作,才能让她感到内心的欣慰。
援藏工作已经过半,赵萌的工作热情却有增无减。她每天迎着晨光踏上征途,沿着美丽的金沙江,奔赴一个又一个村庄。那里有热切盼望他们的藏区百姓,有她时时牵挂的任务和工作。她就像一朵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不惧艰险困苦,把健康与希望送到每一位藏民身边,只要看到他们热情的笑脸、真诚的目光、信任的眼神,付出再多的辛苦都心甘情愿!如今,她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忘我的工作态度继续认真努力的工作着......
推荐阅读
招人啦!医院招聘启示
处暑节气,请查收您的养生食谱!
中研附院·医院长按